抖 音 官方微信 新浪微博
当前位置: 首页 > 法院文化 > 法官风采
停止抱怨,用执着的心态开始行动
  发布时间:2012-11-30 00:00:00 打印 字号: | |
  最近抽空读了一本书,书名叫《不抱怨的世界》,作者是来自美国密苏里州基督教会联盟的一位主任牧师,名叫威尔·鲍温。这本书很小,但它却在美国引起了巨大反响,掀起不抱怨运动,甚至引起美国总统奥巴马的关注。
  大家不禁要问,是什么内容能够引起如此大的反响?书中作者提出了不让自己陷入抱怨的方法,通过这种方式抑制抱怨。他邀请每位参与者戴上一个特制的紫手环,只要察觉到自己有所抱怨,就将手环换到另一只手上,以此类推,直到手环能持续戴在同一只手上21天为止。他在书中提出:天下只有三种事,即我的事,他的事和老天的事。抱怨自己的人,应该试着学习接纳自己;抱怨他人的人,应该试着把抱怨转成请求;抱怨老天的人,请试着用祈祷的方式来诉求你的愿望。这样一来,你的生活会有想象不到的大转变,你的人生也会更加地美好、圆满。
  抱怨是一种有害的情绪,却又是人们最容易产生的情绪。我们所在的世界并不是为我们一个人设计的,每个人在生命的旅途中,踏上的都不是一条铺满鲜花的道路。而抱怨作为面对世界的应激反应应运而生。抱怨的成本很低,通过抱怨能让人内心获得短暂的平衡,从而继续前行。但正因为抱怨成本比较低,所以人会依赖上抱怨来应对世界。久而久之,抱怨成为一种习惯,成为生活中的必需。
  抱怨为什么有害?因为抱怨会让人产生消极的情绪,让人带上有色眼镜看世界,抱怨会磨灭人的斗志,磨损人的动力。倾向于抱怨的人,总是会否认人存在的主观能动性,不能通过自我改造来适应世界、改变世界。他们容易认为环境因素是不可以改变的。倾向于抱怨的人总是会否认外界存在的有利因素,因为抱怨自动把有利的方面都屏蔽了,抱怨会让自我陷入自怨自艾中,掉入泥潭而最终伤人伤己。
  而对于我们法院工作来说,抱怨更是不可接受的情绪。抱怨不但会磨损干警的个人士气,降低工作效率,还会把我们的思维方向引入歧途,甚至影响我们人民法官的形象。管理学家曾经指出,组织存在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组织两种不同形态,而抱怨情绪通常会从非正式组织发源,不断蔓延和渗透,最终如同染色剂一样把一个组织本身存在的良好气氛改变,让组织大力宣扬的价值观和组织形象成为摆设。我们法院工作也是一样的,如果一直陷入这种抱怨的氛围,势必会影响正常工作,甚至造成很差的影响。
  总的来说,这本书提出的防止抱怨方法是非常重要的。每个人都应当接受不可改变的事,专注于可以改变的事情。把抱怨的精力转移到改变现状上。伊斯兰谚语提出:既然大山不向穆罕默德走来,默罕默德就向大山走去。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之。如果行之不能立即有效,就日积月累,滴水穿石,而不是抱怨的低叹长吟声。 面对不适的外部环境,我们应当停止抱怨,用虔诚的心态感谢上天给我们的磨砺,用执着的心态开始行动。
责任编辑:海安市法院管理员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