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 音 官方微信 新浪微博
当前位置: 首页 > 法院文化 > 法官风采
觉醒与重生——记《平凡的世界》给我的两次洗礼
  发布时间:2012-11-30 00:00:00 打印 字号: | |

有了希望,人就会产生激情,并可以义无返顾地为之而付出代价,在这样的过程中,才能真正体会到人生的意义。什么是人生?人生就是永无休止的奋斗!只有选定了目标,在奋斗中感到自己的努力没有虚掷,这样的生活才是充实的,精神也会永远年青!这是路遥的《平凡的世界》中我最喜欢的一段文字。许多人都读过这本名著,但不知有几人还记得这段文字,又有几人因为它而改变了自己的人生。
第一次读《平凡的世界》是在我刚念初三的时候,那时的我是一个很不安分的孩子。由于贪玩和沉迷于游戏厅,我的学习成绩在班里一直处于中下游。父母虽然很担心我的学习,但是父亲在外打工常常无暇顾及我的日常生活和学习,而母亲对我的斥责却更像一种建议。姐姐的学习一直都很优秀,考上了县重点中学的她一直都是父母拿来教育我最好的例子。一个偶然机会,我无意中看到了姐姐放在床头的《平凡的世界》,我好奇地翻开了这本从此开始影响我一生的书。书中优美的文字和精彩的故事情节立刻把我深深地吸引住了。当我花了三天的时间不分昼夜地把它读完后,和我一样家境贫寒的孙少平与孙少安那种对命运永不屈服的奋斗精神让懵懂了十四年的我突然觉醒了。
我开始思考生命的价值,开始规划人生的宏图,当然,那时的我仍是幼稚的,对这些深奥的事情不可能有多么深刻的见解,但我决定以后一定要好好学习,成为一个有用之才。“开窍”之后的我开始争分夺秒地学习,每天宿舍熄灯后我都要去厕所看两个小时的书,可能是蹲得太久的缘故,我还因此得了痔疮。八个月之后,原本“不学无术”的我成了父母的骄傲,因为我以全校第一的成绩考入了在乡亲们眼中象征着无限光明前途的县一中。
上高中后,由于种种原因,我只考上了二本。带着些许失意和淡淡的忧愁我开始了看似漫长的大学生涯。大一到大三期间,天性贪玩的我在网吧和爱情之中迷失了自己。虽然一直坚持读书,但我似乎对教科书有一种天生的排斥。为此,大学的前三年我一共挂了六门功课,还重修了两门。由于高中时养成了读课外书的习惯,不论过得多么懒散和颓废,我都坚持每周去一次图书馆。大三下学期的一天下午,我像往常一样晃晃悠悠地来到图书馆。排队借书时,前面两个新生在兴奋地聊着他们刚刚看完的《平凡的世界》,回想着自己第一次看此书后的感受,一种想再次阅读这书的强烈欲望立刻涌上心头。我当即从图书馆借了这本书。找了块偏僻的小草地坐下后,我就迫不及待地再次打开了这本“圣经”。
就这样,时隔四年之后,那熟悉又似乎有点模糊的记忆又把我拽回了孙氏兄弟的世界里。当我读到文章开头那段文字时,我不禁痛哭流涕,想想贫寒的家境和身患癌症的母亲,而自己这些年又做了什么?那晚,回顾着自己不堪的过去,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中。我失眠了。在几天激烈的思想斗争后,我决定改变自己,我要通过考研来提高自己和回报父母。凭借着孙氏兄弟传递给我的那种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在经过了近一年的寒窗苦读后,2009年4月,出乎所有老师和同学的意料,我顺利地考取西南政法大学的公费硕士研究生。两个月之后的毕业典礼,当我捧着学校颁发的“优秀学习奖”和“学习之星”等荣誉证书接受学校的表彰时,我知道我已经成功地完成了自己的锐变。
读研期间,我一直以《平凡的世界》中主人公的言行来激励自己不断学习。三年间,我刻苦学习地专业知识并成功和申请完成了学校的研究课题。课后,除了勤工俭学,我还不断地寻找兼职的机会,以赚钱给母亲治病。此外,我还充分利用一切闲余时间如饥似渴地阅读哲学、法学、文学、心理学等书籍,因为我知道只有不断地奋斗生命才会变得充实,而读书就是最好的奋斗方式之一。
如今,我已经成为了法院一名公务员。由于工作太忙,很多的习惯都变了,但不变的是对于读书的坚持。从哲学到文学,从随笔到传记,从诗词到散文,只要喜欢,不管再忙再累,我一本都不会错过,因为我怕错过再次成长和进步的机会。我相信,不论社会如何发展,生活如何变化,只要我坚持不断读书,不断将所学的知识运用于生活中、工作中,我就一定能不断地成长,就一定能适应这个飞速发展的世界。

注:此文在海安县第二届全民读书节“读书.实践.成长”征文活动中,荣获三等奖。
责任编辑:海安市法院管理员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