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安法院科技升级助力司法警务安全
一、精心谋划,重布安防格局,处处保审判安全
为应对法院日益复杂的安全态势,确保院日常审判、办公区域的安全可靠和井然有序。海安法院本着“科学设置+物理隔离”理念,对诉讼服务大厅和审判区整体格局进行了重新规划、布局和升级改造,有力地保障了审判安全。
强化“门禁”管理。通过电动安全门并实行指纹和刷卡验证,有效隔离审判区与办公区、法官通道与当事人通道;在南大厅开辟法官约见室和执行工作接待区域,严禁法官在办公室接待当事人。
隔离庭审区域。为确保刑事庭审工作的万无一失,凸显司法威严,在刑事庭审区域设置醒目标志,安装高强度电动安全门,严格区分并封闭庭审区、候审区、羁押场所等,设法官、诉讼参与人、人犯及旁听人员专用通道。
改造羁押场所。对审判法庭、羁押室进行了全面的升级改造,使其设计更科学、布置更合理、庭审效果更佳。改装高清摄像探头,添置新型束缚椅,确保警务安全。
二、道道把关,筑牢防护屏障,层层除安全隐患
为适应安检工作的新需求,对安检区域、装备、设施进行重新设计布置、科技升级,不断强化、日益规范审判区安检工作,把好审判区第一道关口。
区域布置。安检区域科学设置当事人通道和律师专用通道,张贴安检提示和引导标语,列举违禁物品及处理规定,规范使用告知词,新设置的违禁物品展示柜、限制物品寄存柜规范、整洁、一目了然。
设施升级。将安检门按照南京机场标准进行升级更新,进一步提升了灵敏度和检测水平。添置了身份证识别仪、采用“仪器预警+人工复检”模式,遇仪器报警或X光机屏幕显示不清晰,安检人员一律进行人身检查和开包检查,确保万无一失。
执勤装备。严格落实最高院下发的安检岗位装备配备标准,安检人员统一配带“六件套”装备 提前上岗执勤,使用防割手套进行严格、细致检查,遇有突发情况,运用科技装备第一时间处置。
考核演练。定期开展安检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训、比武及考核。加强处突演练,提升应急反应和处置能力。
三、多措并举,打造常态监控,时时护机关平安
通过多种安全应对举措,形成以法警监控中心和法警全装巡视、保安全天巡更、警队应急处置“一点多面”的立体保障体系。
制定警务行为规范。近日,海安警队按照本院党组要求,结合司法警务工作实际,制定《海安法院司法警察警务行为规范》,从警务职责任务、纪律要求、着装装备、警务实施等方面全面落实具体化警务要求,充分展现执法形象,彰显司法威严,提升了公众安全感和满意度。
法警巡视与保安巡更。为切实加强机关安全,及时发现、消除安全隐患,实施机关八小时司法警察不间断“全装”巡视,巡视区域覆盖院机关审判区域和南北大厅。与此同时,为加强开放式法院安保需求,要求院保安24小时全天候巡更执勤,对司法文化广场及院机关200多个节点进行不间断巡更。执勤警员遇可情况及时盘问、处置、报告,大队快速反应,形成“一人巡查,全队联动”的动态保障机制。有力维护和保持院内工作秩序和司法安全。
建立法警监控中心。为打造全清晰、高效能的监控模式,新建“海安法院法警监控中心”,对全院所有重要区域、部位、基层法庭实施全屏高清实时监控,值班警员发现屏幕出现异常,迅速判明情况并报告大队负责人,法警应急分队以最快速度处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