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海安县人民法院少年庭经过调研,广泛征求意见,出台《未成年被告人监区体验生活规程》,就参与对象、活动要求、体验内容及形式等作了明确规定,同时制订体验方案,落实专职联络人。让拟判管制、缓刑的未成年人到当地看守所体验生活,以“一看二听三思”的实地体验、现身说法、促膝谈心三步骤,让未成年被告人通过对比监区内外的差异,从内心深处感触刑罚的震慑、体会自由的珍贵。
一看:实地体验
小曹是河南人,初中毕业后随亲戚来海安打工,一贯表现较好,却因一时的侥幸心理,在不良朋友鼓动下盗窃一辆价值近3000元的电动车。小周是海安本地人,4岁时母亲离家出走,父亲因忙于生计对其疏于管理,其利用邻居的信任先后2次盗窃现金1万余元。承办法官到村、区了解两名被告人的成长背景,召开审前调查座谈会、征询社区矫正机构意见后,对照法律认为二人可以判处缓刑。合议庭形成拟判缓刑意向后,决定依照前述规程启动监区体验生活程序。
2014年5月12日下午,海安法院副院长章智敏和少年庭“法官妈妈”们带小曹、小周前往县看守所,让两个失足孩子旁观在押犯学习、劳动和训练场景,并观看在押犯日常生活视频。
在“看”的过程中,身处高墙电网,面对层层禁门,小曹和小周体会到“心惊胆战”。“我害怕失去自由。”未成年被告人小曹哽咽着发出由衷感慨。未成年被告人小周则边流泪边说:“我会好好听话,不能走到这里来。”
二听:现身说法
“我一个人在这里,每天反省自己犯下的罪行,后悔给被害人和自己家人造成的伤害,每天想念自己的亲人朋友。我非常羡慕你们的自由,奉劝你们珍惜法官对你们的关心和爱护,千万不要走进来,我现在是已没有后悔药吃了。”未成年在押犯小谢在与小曹、小周谈起自己的感受时,流下泪来。
小谢是本次体验活动“现身说法”环节的讲述者,从小跟父母在湖南长大,15岁那年因抢劫罪在湖南被判缓刑。期满后随父亲到海安生活,交上不良朋友,在一次聚会中因帮朋友出气而将啤酒瓶砸向他人,致他人重伤。再一次犯罪,他没有了缓刑的机会。小谢讲述自己所犯罪行对被害人的伤害、对自己的亲人的打击以及远离亲人想念亲人的痛苦,小曹和小周认真地听着小谢的话,一声不吭。“你们千万要记住我的教训!”小谢离开时,再一次叮嘱小曹和小周。
跟在押犯面对面的交流碰触到两个孩子的灵魂,他们早已是泪流满面。章智敏当即问道:“你们愿意过这样的生活吗?”小曹连连摇头,小周则怯怯地跟法官说:“希望法官能给我一个重新做人的机会,我一定好好悔改不再犯事。”
三思:促膝谈心
实地体验和现身说法之后,章智敏和两个孩子促膝交流,介绍了通过判前体验、判后帮扶方式成功挽救失足少年的事例,希望小曹和小周能够好好珍惜监外执行刑罚的机会,自觉接受社区矫正机构的监督管理,重树信心回归社会;如果不珍惜关爱,重走过去的弯路,就会收监执行,就会让美好的青春在高墙电网中度过。
在谈心现场,法官还邀请了监区民警、社工、家长参与。监区民警讲述了未成年收监执行的真实案例,社工告知家长共同监管孩子的责任以及监管不到位的后果,法官提醒家长改进教育方式多关心子女,并让未成年被告人和监护人共签考验期内加强管教、遵纪守法的承诺书。同时明确一名青年干警与他们结成帮扶对子,并承诺帮助他们解决困难,学习谋生本领,引导他们走向新的生活。
离开看守所时,两个孩子边走边表态,一定听从教诲,不让法官妈妈失望,不让自己失去自由。小周父亲再三表达谢意,并保证按法官妈妈要求管教好孩子。
据悉,2013年以来,海安法院少年庭已让32名失足孩子到看守所体验活动,参与活动的失足孩子无一人重新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