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警徽熠熠生辉
□本报通讯员 海警宣
从日常巡逻、安检、值庭、押解、突发事件处置到服务稳定大局,他们创造了18年无安全事故的骄人业绩。
海安县法院司法警察大队就是这样一个让警徽熠熠生辉的群体。
分值化管理“明明白白”
“海安法院法警大队率先推行分值化管理,用数字说话,无论是警员素质还是警务工作,都今非昔比!”6月14日,省高院法警总队政委金国富在海安法院督察指导工作时,指着该院警务大厅的分值化管理积分表啧啧赞叹。
海安法院法警大队在成立后的一段时期内,管理上曾遇到不少“瓶颈”。2003年,部队转业干部徐宝生担任大队长后,对法警大队规范化管理多次调查研究,制定出台《司法警察大队分值化管理细则》,对警务工作全部实行量化考核,坚持每日通报,将月度、年终积分作为评价警员工作的重要依据。《细则》实施9年来,该院大队形成了你追我赶、加班加点、争先创优的良好局面,连年入选全院“星级部门”。
实战化训练“动真碰硬”
周海霞是一名年轻的女警员,刚入警队时,射击脱靶是家常便饭。在严格实战训练下,她坚持室内与室外、集训与自训相结合,每天早晚靠单手举哑铃来锻炼手臂平衡,射击技能稳步提升,成功消除“脱靶黑记录”。像周海霞这样的例子,在警队并不罕见。
大队成立以来,警员平均年龄从42岁降至35岁,但体能技能却相对欠缺。根据现状,大队每年都制定详细训练规划,定期邀请武警指导,强化擒敌拳、警棍盾牌操、中长跑等封闭训练,严格进行戴手铐、上脚镣、押解、值庭、消防、防暴演练。训练和演练中,坚持全员参训、以老带新、以强助弱,岗位练兵综合排名一直在南通两级法院保持前列,多人在省高院举办的阅警、射击、举哑铃、安检等比赛中取得前三名。
全能化育警“润物无声”
9月30日,海安法院国庆联欢会上,法警大队自编自排自演的小品《咱农民工有出息》得到了现场观众的热烈掌声。
近年来,大队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注重以文化内涵团结人、激励人、留住人。通过队训“金点子”征集、成立荣誉室、“法警之星”评比上墙、网上在线学习交流、家属“廉洁•诚信”主题恳谈、建设文化走廊、组织文体活动等载体,使警员凝聚力和战斗力在文化熏陶中得到显著增强。两年来,警员们先后在各媒体发表调研、宣传文章40余篇。
辛酸与甘甜并存,付出与收获同在。18年的坎坷征途中,大队先后摘得全省示范警队、全省十佳警队和全省标兵警队等荣誉称号,并被省高院记集体三等功。
新征程,新起点,新标杆。面对新的机遇与挑战,海安法警大队在规范与创新双轮驱动中,正向着全国一流警队扬帆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