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 音 官方微信 新浪微博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图片新闻
“法”的交流 ——台湾著名学者翁岳生王泽鉴走访海安县法院
  发布时间:2014-12-15 01:50:58 打印 字号: | |

“法”的交流

————台湾著名学者翁岳生王泽鉴走访海安县法院

10月29日,江苏海安,细雨霏霏......
上午10时35分,台湾著名学者翁岳生、王泽鉴等一行在海安抗日名绅韩国钧(字紫石)家族后人韩联甲的陪伴下,驱车缓缓驶入海安法院,在海安法官中荡起一阵阵涟漪。
翁岳生,台湾“司法院”前院长。王泽鉴,台湾著名大法官,著作等身,所撰《民法学说与判例研究》堪称经典,在台湾法学界享有“天龙八部“之称,为法律系学生必备民法教材,并对大陆民法界产生较大影响。二人现分别为台湾韩忠谟教授基金会董事长、董事。韩忠谟先生为江苏海安人,系韩国钧先生的侄孙,曾任台湾大学法学院院长,翁岳生、王泽鉴先后就读于台大法学院。韩忠谟的儿子韩联甲先生促成了本次海安之行。
翁岳生、王泽鉴等贵宾下车后,海安法院院长王平迎上去作了自我介绍,连连敬称:“老师好,欢迎你们来海安法院指导。”
在王平院长陪同下,客人们第一时间参观了海安法院司法文化广场。2010年,海安法院推倒围墙,构建开放式司法文化广场,通过各种形式展示古今中外法文化,24小时向社会开放,引领民众提升法治观念。王泽鉴教授细听介绍后感叹:“这个广场贴近群众、贴近社区,彰显司法为民,非常有利于法治精神的传播。”
参观中,看到青年法官杜涛未打雨伞,王泽鉴教授主动和他共用雨伞,边走边问雨会不会淋到小杜身上。这时,海安法院研究室主任迎上去对王教授说,自己十几年之前就读过王老的书,王老连忙谦逊说道:“请指教、请指教。”
客人们跟随引导员,又先后参观了立案大厅、执行大厅、科技三同步法庭、证人隔离作证室、警务监控中心等。十多年来,海安法院通过科技手段不断推进现代审判,促进司法公开透明。科技人员在警务监控中心通过连线,向客人展示了海安法院及基层法庭正在进行的庭审情况,客人频频点头肯定。
海安法院十分重视法官司法能力的提升,建立专门法官图书馆,购进中外法学著作,供法官们日常阅读。翁岳生、王泽鉴一行来到图书馆后,青年法官们纷纷涌来,与他们心中仰慕已久的法学泰斗交流。不少法官递上他们所购的王泽鉴著作请求签名,王教授不厌其烦、来者不拒。王老还就无权处分、好意施惠等法律问题简要阐明了自己的观点,并耐心地征求青年法官的看法。应在座法官的再三恳求,翁岳生、王泽鉴先后题词留念。王泽鉴教授用楷笔一字一画题赠“弘扬法治、保障人权”,翁岳生则挥毫写下“司法为民”四个遒劲大字。
参观交流后,寡言少语的翁岳生教授情不自禁地发出感慨:“过去的‘法’重‘刑’,但同时也是统治者满足私欲的工具;而现在的‘法’是人民权利之所在,任何人可以通过法律主张你的权利,实现你的利益。法就是公平正义,也是最低的道德标准。”
当天下午,翁岳生、王泽鉴等人参观了韩国钧故居。此故居为韩国钧生前住所,人称“韩公馆”。客人认真倾听解说员的讲解,不时插话询问历史缘由。韩联甲不断表示:“回家真好”。在韩国钧坐像前,来客献上花篮,集体三鞠躬。临别之时,韩联甲一再表达着对家乡和亲人的怀念之情,久久不肯离去。
省高院副院长周继业、南通中院副院长卢旭光,海安县县长顾国标、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盛慧琴、副县长葛志祥等参加接待活动。

责任编辑:海安市法院管理员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