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陈 坚 通讯员 吉 纯)2月6日,海安县法院党组书记、院长王平以一个老法官的身份,为全院35岁以下青年干警传道、授业、解惑。这是该院加强青年法官培养的又一重要举措。
2009年以来,随着人员的更新换代,海安法院35岁青年干警达到62人,占全院干警人数的38.75%。如青年干警不能健康成长,法院审判工作存在停摆的危险。
王平在宏观分析审判、执行形势后说,在中国特殊文化背景下,打官司是撕破脸皮的事,办案是跟陌生人的深度交流,需要穿越陌生、复杂的地带,是无论再难都要找出答案的推理小小说;作为法官要正确定位自己,以治病医生的视角看待案件;学会倾听,主动询问,办案过程中的指引比决断更为重要;要探究案件背后的完整过程,研判证据与联系生活经验相结合,相信法律与生活相互融通,始终保持中立姿态,不轻易相信一方当事人陈述。
细节决定成败。王平授课过程中,以自己办案的切身体会,反复提醒青年干警正确把握细节。他谆谆告诫大家,看诉讼材料要换位思考,摸清当事人背后的关系实质;被告不答辩的案件,要通过打电话、庭前证据交换等方法了解争议焦点;研读判断证据时,要查清证据来源、形成原因、证明目的、模糊之处;不机械依靠当事人举证,家事、相邻关系案件可主动调查取证;举证责任倒置,并不意味着绝对排除原告举证义务;拟制的裁判结果首先要分析其是否符合道德取向,再审查是否符合法律规则和逻辑思维要求。
据悉,近年来,海安法院通过带领青年干警瞻仰革命圣地、共栽成长树、同建文化广场、定期举办法律沙龙等形式,不断助推青年干警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