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 音 官方微信 新浪微博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聚焦
《人民法院报》2015年6月13日A08版:海安:阳光司法“看得见,摸得着”
  发布时间:2015-06-15 08:55:00 打印 字号: | |
海安:阳光司法“看得见,摸得着”
近年来,江苏省海安县人民法院以信息化为支撑,全面推进阳光司法,通过推行庭审“信息化三同步”和执行工作“六公开”等举措,让司法公开看得见、摸得着。
庭审过程全公开
海安法院是全省法院系统中最先建立“科技法庭”的法院之一,即庭审期间同步录音录像、同步记录、同步显示庭审记录“三同步”。

2010年,该院将全院审判法庭全部改造成“科技法庭”,要求除不公开审理的案件外,一律实行“三同步”,报结案件应当附“三同步”材料。
此举同时覆盖至所有基层法庭,让庭审录像以数据库方式长期保存,从而方便当事人查阅。
2011年,该院给审判部门和各基层法庭配置刻录机,但由于程序烦琐、耗时较长,并没有得到广泛运用。
2014年以来,海安法院以现代信息技术为依托,给每一个审判庭都配置刻录机,并组织全体书记员进行光盘刻录培训,实现向提出申请的每一个当事人都可以提供庭审录像刻录光盘。
今年以来,为了打造升级版“三同步”,该院加大资金投入,引进和更新了一批新的信息设备,对所有法庭进行升级改造,不断提高“三同步”的清晰度。同时,通过组建专业团队对庭审网络直播加强管理,保证网络直播工作常态化推进。人民群众只要登录门户网站,就可以点播和直播庭审录像,随时随地“亲临”庭审现场旁听案件审理。此外,案件当事人还可以通过申请获得庭审全过程的刻录光盘,非常方便。
今年4月20日,南通实力液压打包机械制造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南机制造)法律顾问陈高田在庭审结束后,激动地说:“真没想到,你们能把庭审全过程刻录成光盘交给我们,公司老板随时可以通过录像查看庭审情况。我们虽然是外地人,但是觉得在海安法院打官司心里特别踏实,一点儿也不担心会受到不公正的待遇。”
南机制造是一家如皋企业,海安某知名企业拖欠其货款30万元一年多。南机制造将该企业诉至法院,但对能否获得公正审判存在一定疑虑。庭审中,承办法官王蕾交代相关权利后,液压公司出庭法律顾问陈高田提出要求法庭提供刻录光盘的申请,法庭满足了他的要求。
执行节点可监督
海安法院积极推行执行信息、执行日志、执行进程、执行措施、执行联络、执行节点“六公开”,公开执行案件的立案受理、财产调查、控制、处分、执行款物交接等关键环节。该院在执行中统一配备“执法记录仪”,视频录像留存归档。
海安法院执行局还向申请人发放“执行联系卡”,便于当事人在发现执行线索后及时与法院取得联系,充分发挥执行工作“随时发现、随时联系、随时监督”的优势。
“我们收到的执行联系卡,简直就是一张护身符!”海安邮政储蓄银行部门负责人发出由衷感叹。

数年前,方某向海安邮政储蓄银行申请贷款,一直未能按约偿还,法院判决后,方某拒不履行,案件进入执行程序。去年7月29日,海安邮政储蓄银行的工作人员陈某四处打听,终于得知方某在家但第二天早晨就要外出打工的消息。此时已过下班时间,陈某抱着试试看的心理,通过承办法官缪宏勇留下的执行联系卡,顺利联系上法官。次日凌晨4时许,海安法院缪法官率领若干法警赶到方某家中,找到正在收拾行李准备出发的方某。后来方某通过筹措资金,将拖欠贷款全部偿还到位。
责任编辑:海安市法院管理员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