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 音 官方微信 新浪微博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法院动态
海安高新区法庭送法到楼道
  发布时间:2015-07-14 09:36:00 打印 字号: | |
海安县城某社区张老太年过八旬无退休金收入,三个子女却因祖房拆迁利益分配问题产生隔阂,相互推卸赡养老人义务。杨云霞法官承办案件后,邀请社区楼道长崔世和一起深入楼道调查了解,摸清案件基本情况。杨云霞召集张老太和三个子女一起到社区物业管理办公室进行调解,并请楼道长崔世和一同参与。崔世和劝告子女换位思考,赡养老人不能预设前提,拆迁利益分配争议不应成为赡养障碍。经过多方调解,很快促进三个子女与张老太达成赡养协议。社区内13个楼道长旁听了调解过程,纷纷肯定法庭走进基层开展审判活动的举措。这是江苏省海安县法院高新区法庭推动“送法到社区、到楼道”以来,成功化解的又一典型案例。
高新区法庭管辖海安县城主城区的民商事案件。随着经济发展,城镇化建设加快,外来流动人员密集,各类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涌现,不少矛盾需要第一时间化解,否则易升级变性。由于辖区面积较大,一些社区人员绕道来法庭近30公里,打官司极不方便。开展“公正执法,忠诚为民”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以来,高新区法庭提出“送法到社区、到楼道”新思路,在辖区内8个街道建立“高新区法庭志愿服务站”,由片区法官与街道、社区干部、楼道长共建覆盖全部主城区的司法服务平台。
借助志愿服务站平台,高新区法庭加大送法到社区、到楼道力度。对城区发生的婚姻家庭、“三养”、相邻权纠纷等案件,除不适宜现场庭审的以外,一律实行调查、调解、开庭进社区、进楼道。向熟悉情况的楼道长调查、探寻纠纷根源,积极利用社区或物业管理办公室就地调处,一并邀请社区干部、楼道长共同参与。不仅能够传授法律知识、调解方法,也可以聚力众人智慧促进矛盾化解。推荐、吸纳部分楼道长成为人民陪审员、公众听审员,群发巡回审判庭审信息,鼓励他们自主组团旁听案件,并将他们的集体意见写入判决书,增强判决的说服力。
多渠道拓展送法到楼道。巡回审判结束后,利用身边案例就地举案说法,开展普法宣传讲座,现场解答旁听群众法律咨询,“审理一案,教育一片” 真正落到实处。将当地电视台拍摄的典型案例刻录成光盘免费向街道赠送,供街道、社区培训楼道长时使用。向楼道长发送法官联系卡,告知联系电话,对自主调解的纠纷及时提供法律意见,必要时协助调解。
据悉,今年以来,高新区法庭深入社区、楼道调查、调解、巡回开庭、协助调解、举办法律讲座213次,化解各类矛盾79件,获得基层普遍好评。
采访中,中大街社区民调主任钱益军直言,高新区法庭按照“谁执法、谁普法”要求,采取切实措施送法入社区、入楼道,效果确实不错,我们发自内心点赞。
责任编辑:海安市法院管理员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