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的情况是,双方当事人平静地陈述案由、平静地提交证据、冷静地辩论质问,审判员平和地宣判闭庭,一场期待中刀光剑影的庭审平安结束。
后来,一次次走进法庭,我逐渐对这样的庭审过程习以为常,甚至变成一种自觉的维护。因为,当事人的冷静,是庭审秩序的起码要求,他们的理性,是建立在对法官信赖、对司法信仰的基础之上。
一次次走进法庭,油然而生的是对当事人的敬意。也许他们的辩论不够精彩,他们的逻辑不够严密,但是,在象征平等的原告、被告席上,他们没有因为弱小而卑微,没有因为手握强权而倨傲。他们,满怀对法治的尊崇,以朴素的语言反映真实意愿,以淡然的态度表达合理诉求,以无畏的勇气维护合法权益。
一次次走进法庭,扑面而来的是海安法治的历程。
三十年前,我们的女同胞面对家庭暴力,只能逆来顺受,当然,男同胞也可能因冷暴力而忍气吞声。
二十年前,我们遭受非法强制拆迁茫然无助,终于鼓起勇气走进法院,却发现端坐审判席的法官,赫然就是拆迁组的组长。
十年前,我们想进入法院,听一听普通的商业案件如何审理,面对门卫近似审问罪犯的盘查落荒而逃。
今天,海安法院改革了家庭矛盾、邻里纠纷审判模式,对涉及亲情、乡情的案件采取先行调解和圆桌审判,能调则调,当判则判,弱化两造对立的诉讼格局,人性化地处理清官难断的“家务事”。
今天,海安法院建立了行政负责人出庭应诉机制,让“一把手”走上被告席,以审判的眼光对待行政执法全过程。海安法院,成为全省唯一的行政案件集中管辖试点单位;海安县人民政府,荣获第二届“中国法治政府奖”。
今天,海安法院拆除了围墙,象征着官民有別的衙门意识被打破,群众可以自由出入法院,以自己的名义旁听任何一件依法公开的案件,可以以陪审员、听审员的身份参与庭审,自由发表对庭审的见解,不论观点是否与法官相左,他们的意见将被尊重地书写在判决中。
走进法庭,触摸海安发展的脉搏,有了每一个海安人的参与,海安法院的法治改革,因平凡而伟大,因真实而美丽,海安法院,将继续永不停歇的法治脚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