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 音 官方微信 新浪微博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图片新闻
海安、如皋法院“85群体”法官共庆工作三十年
  发布时间:2015-11-30 09:33:36 打印 字号: | |
耕耘法院三十年,法治精神代代传。1985年,正值人民司法事业走出“文革”法制虚无的梦魇,踏上中兴之路时,在南通,一大批有志青年怀着法治的憧憬,从各行各业经过严格的考试和政审,在南通琅山脚下的干休所封闭培训后,充实到南通两级法院司法队伍。这是法院系统有史以来首次大规模从社会招录工作人员,人们形象地称这个群体为南通法院“黄埔一期生”,从此,这个职业背景丰富多彩的群体成为南通两级法院司法工作的主力军。其中,海安法院就有28人,占当时法院在编人数的36%,是名符其实的中坚骨干。至今绝大多部分仍然奋战在审判一线。三十年来,人民司法取得了翻天覆地的发展,而这个群体也与之相随相伴一起走来。他们认真负责办理每一起案件,公正化解大量矛盾纠纷,在平凡的岗位上,以自己青春的付出维护着法律的权威和尊严,守护着社会的公平正义。这个群体的三十年值得所有法院后来者尊重和学习,值得回顾和庆祝。
为传承法院“85群体”老法官的优良传统,体现院党组对他们的关怀和敬仰之情,11月12日,海安县人民法院和如皋市人民法院共同召开了“85群体”部分在职老法官座谈会,并前往如皋红十四军纪念馆,缅怀先烈艰苦卓越的革命历程和丰功伟绩,感悟新时期人民法官的历史使命和责任。
座谈会上,两家法院“85群体”的法官代表欢聚一堂,畅谈法院工作三十年的情怀感悟。如皋法院院长吴存银感慨地说:“三十年树苗长成大树,三十年青春付出历历在目,感谢你们对法院事业的奋斗和奉献”。年过五旬徐爱贤非常激动:“法院没有忘记我们,特别有成就感”。年近六旬王坚说:“法院工作三十年,经历了法院的改革和发展,直到今年初由于身体原因才从审判一线岗位上退下来,我无怨无悔”。如皋法院朱玉敏满怀激情:“过去三十年努力工作,我们可以自豪地宣称无愧于这三十年,无愧于人民法官的称号,现在我们还要谋划好今后三十年,要过得同样精彩”。大家发出共同的心声:为法院“坚守、奉献、珍惜、祝福”。
海安法院王平院长向老法官们深情致辞: “85”群体从中国司法的勃兴之时走来,在快要退休之际又迎来全面依法治国的战略展开,撑起了三十年法院工作的脊梁,法治进步的历史不会忘记,审判事业的发展不会忘记,所有的后来者更不会忘记。期盼同志们身体健康,保持良好精神状态;期盼传承丰富的审判经验,这种经验弥足珍贵;期盼弹奏好法院工作尾声,不忘初心,坚守信念,站好最后一班岗。






责任编辑:海安市法院管理员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