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 音 官方微信 新浪微博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图片新闻
“法院救活了我们厂”
  发布时间:2015-12-30 08:29:30 打印 字号: | |
“这70多万货款对我们很重要,对方迟迟不给,已经严重影响了我们正常生产经营,法院执行人员万里追踪成功执行,救活了我们厂。”12月3日,南通昌鑫公司经理施徐惠给江苏省海安县法院及执行法官杨朋涛送来锦旗,连声道谢。
2014年10月,昌鑫公司与天津一建筑公司货款纠纷进入执行程序。执行法官杨朋涛查询到建筑公司在全国各地有近80个账户,立即赶到省内太仓等地银行查询,但几个银行均表示所查账户里没有资金。原来,建筑公司承接工程时,每到一处就在当地开设账户,离开后就不再使用,而且进账、出账很快,这给执行工作带来了不小的难度。
杨朋涛将工作重点放到建筑公司所在地天津及附近北京、山东一带,先后三次前往查询,但收获甚微。有一次在山东青州某银行,递上手续后杨朋涛问银行柜台人员,“有钱吗?”“有的”对方回答,但没等到杨朋涛高兴多会儿,又一句“3300元”让他哭笑不得。
今年以来,由于经济下行压力,昌鑫公司生产经营出现困难,急需此笔执行款解困。为此,公司老板多次向执行局陈明困难。执行局明确表示一定尽最大努力,推动案件执行。
“根据执行经验,节日前后往往有工程款结算,而且国庆期间单位会计休息,这样好的时机,我们不能休息”。2015年9月下旬,杨朋涛这么寻思着,立即在网上查询预订火车票,但正值节日前夕,往北京方向去的票早已售罄。
杨朋涛向领导汇报后,院里同意安排警车。10月5日,还在国庆假期期间,杨朋涛一行又踏上了第四次征程。为尽快发现对方公司有效账号并进行查封,杨朋涛在警车上再一次根据双方资金往来凭证等线索,对建筑公司分散在山东、北京、天津等各地银行的账号进行仔细甄别,确定合理路线和查询顺序。
九个多小时后,警车行驶1000多公里到达北京,直接奔赴已经选定的银行。随后,杨朋涛一行马不停蹄奔赴山东济南、天津城区等地,连驾驶员一共四人,兵分两路“扫荡”了几乎所有银行,但一无所获,而且有些账号显示已被其他部门查封。杨朋涛不时给大家也给自己打气:可能下一家银行就有昌鑫公司急盼的钱呢。
就在大家快要绝望的时候,在天津滨海新区光大银行建筑公司账户上,发现了刚入账不久的70多万元,刚好足够支付昌鑫公司货款本息。杨朋涛办理好划拨手续后,尚未离开银行,河北泊头一司法部门又赶来,对该账户进行了查封,拟封标的为人民币400万元。“太幸运了,快一步真能顶上一年功夫啊。”杨朋涛长长地吁了一口气。
这是海安法院执行工作的一个缩影。在经济下行压力下,海安县法院执行局主动作为,根据案件需要,放弃节假日休息,执行人员跟着信息跑、执行车辆随着案件转,赴异地成功为江苏鸿明达机械有限公司、江苏鹏飞集团、江苏铭安电气有限公司、晋宏化纤有限公司、众润混凝土有限公司等企业执行“急救款”584万余元,为助推企业走出困境、发展壮大提供了强有力的司法支持。
采访中,海安县法院执行局局长王德俊指出,尽管已进入信息化时代,但执行工作很多时候离不开法官“两条腿”。服务实体经济,是法院执行工作的重要职责,必须倾力作为。岁末年初,海安法院执行局将进一步发扬拼搏精神,全力为企业保驾护航。



责任编辑:海安市法院管理员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