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ploads/170607/4-1F60GGIH95.jpg)
6月6日下午,全市法院信息化工作会议在我院召开。省高院信息化工作主管部门主要负责人,南通中院领导班子全体成员、各部门主要负责人、行政装备处相关人员,各基层法院院长、分管院领导、信息化工作主管部门主要负责人、立案庭主要负责人,科大迅飞公司、通达海公司等相关人员参加会议。南通市副市长、海安县委书记陆卫东,海安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盛慧琴出席会议。
会上,副市长陆卫东发表了热情洋溢的欢迎辞,对信息化会议在海安召开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与会人员观看了智慧审判“苏州模式”微电影。如皋法院、海安法院分别作信息化工作经验交流。会议表彰了全市法院信息化工作先进集体和个人。
市中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卢旭光代表中院党组,全面回顾了全市法院信息化建设情况,分析了存在问题,并就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信息化建设作了全面部署。过去的五年,全市两级法院按照最高法院、省法院的部署要求,不断转变思想认识、强化服务导向、深化技术应用,硬件设施建设稳步推进,服务审判功能充分发挥,服务群众平台有力拓展,司法管理方式持续更新,信息网络安全保障机制不断完善,信息化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伴随着信息技术更新换代、操作提档升级、群众需求增强以及案件激增、人案矛盾突出、司法改革需求等因素,全市法院信息化建设在理念、效能、平台建设、保障体系和专业技术队伍建设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不适应形势发展要求的问题和困难。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全市法院将以建设智慧法院为重点,全面提升信息化工作水平。一是切实提升信息化建设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二是大力推进以智慧审判为核心的智慧法院建设;三是努力打造“智慧诉服”南通新模式;四是不断强化对信息化建设的组织领导。
省高院审管办主任、技术处处长刘坤高度肯定南通的信息化建设工作,认为两级法院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完成,司法信息资源整合初见成效,法院信息化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此次在全省法院率先组织召开信息化建设工作会议,强势推进以智慧法院建设为重点的法院信息化建设工作,体现了南通中院党组对信息化建设工作的重视以及南通法院开拓创新、务实进取的工作作风。对于当前正在推进的智慧法院建设,刘主任指出,一是要坚持务实原则,要使信息化投入在审判质量和效率、诉讼服务、法院管理等方面产出实实在在的效果;二是要坚持用户思维,要把能否为执法办案、群众诉讼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让法官和群众切实感受到信息化带来的实用、高效和便捷,作为衡量人民法院信息化建设成效的重要标准;三是要坚持问题导向,要紧紧围绕司法审判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关注法官和司法辅助人员的实际需求,积极寻求信息化的解决方式,让信息化建设为实现“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目标提供更加有力的服务保障!
市中院党组书记、院长曹忠明就如何进一步推进全市法院信息化建设提出四项要求:一是充分认识法院信息化建设的重大意义。要深刻认识到,信息化建设是信息时代对人民法院提出的必然需求,是人民法院解决“案多人少”矛盾,保障司法公正、提升司法权威,司法便民利民、优化诉讼服务,优化法院管理、建设高水平司法的必然需求。二是准确把握法院信息化建设的基本原则。信息化建设要始终坚持服务导向,突出实用性、便捷性、规律性及人的作用, 立足实际、讲求实效、力求实用。三是统筹推进信息化建设和法院各项重点工作。要将信息化建设与审判执行、队伍建设、司法改革、司法公开、内部管理等各项工作统筹协调推进,不能出现“两张皮”现象。四是积极拓展信息化建设工作思路和工作模式。要夯实基础、勇于创新、拓展路径、完善机制,不断开拓信息化建设新模式、新思路,力争走出南通法院新路子。
会前,曹忠明院长一行实地考察了海安法院诉讼服务中心立案窗口,仔细询问电子卷宗同步生成及信息一键回填、云柜收转等系统应用情况。当获悉该套系统通过实际应用、问题反馈、纠错改进已能达到较高精准度时,曹院长频频点头,并就诉讼过程中补充材料录入、人民法庭电子卷宗随案生成、电子卷宗信息与EMS关联等问题进行具体指导。
据悉,南通两级法院将在省院、中院统一规划、统一指导、统一部署下,以服务审判、服务改革、服务群众为根本出发点,坚持平台共建、资源共享,8月10日前,全市法院完成电子卷宗、随案生成,材料流转、云柜互联及文书辅助制作等系统安装调试和培训工作,正式投入使用;6月30日前,全市法院30%的法庭完成讯飞庭审语音转写系统的安装,11月30日前,全市法院所有法庭完成庭审语音转写系统的安装,切实将科学技术发展的最新成果运用到法院各项工作中,全方位提升全市法院信息化应用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