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 音 官方微信 新浪微博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聚焦
《江苏法制报》2017年9月7日:一起赡养案的艰难执行
  发布时间:2017-09-11 17:53:53 打印 字号: | |
“张大爷,这是先予执行的钱,案子法院正在抓紧处理,您老安心看病。”当海安县法院执行局副局长毛国彬俯身轻语、递上执行款时,张大爷感觉到了执行法官的柔情。

张大爷是毛国彬几天前紧急接手的一起赡养先予执行纠纷的当事人。在张大爷的代理人到执行局之前,毛国彬已通过审理法官电话知道了案件基本情况:张大爷1942年出生,老伴过世多年,育有二儿二女,因赡养纠纷于日前在法律援助工作者的帮助下起诉至法院。随后突发重病到医院住院治疗,在医院多次催缴费用后,无奈向法院申请先予执行。审理法官经审查当即制发了先予执行裁定书,并启动“三养”案件“绿色通道”,将需要快速执行案件相关情况向执行局通报。

毛国彬首先通过代理人细致地了解四名儿女的情况,获悉矛盾主要集中在张大爷跟长子之间,长女与次子正常在外地工作生活。他当下决定,该案执行采取从易到难逐个攻破的方式快速进行。

当天下午,毛国彬先前往张大爷二女儿住处。有邻居看到警车就围过来看热闹。毛国彬敏锐地从张家二女儿脸上察觉到些许尴尬。从二女儿家出来不久,毛国彬接到电话,表明将通过汇款履行义务。

在赶往下一站张次子家的路上,毛国彬手机接到张家二儿子电话。原来在二女儿家围观的邻居中有其好友,猜想与赡养纠纷有关,便电话问及情况。张家二儿子通过妹妹问到毛国彬电话,并在其劝说下,主动来电说明自身情况,当天履行一半即4000元给付义务,余款两天内履行完毕。

在长子家,张妻蛮横地表示张长子不在家。毛国彬杀了个“回马枪”,张长子果然在家。毛国彬当即将其带回执行局谈话做工作。经历了几天躲避的张长子在执行大厅“约束椅”上受教育反思几小时后,终于于当晚履行了给付义务。于是出现前文一幕。
责任编辑:海安市法院管理员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