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驾车载其父看病途中遭遇车祸,父子二人当场身亡。沉重打击下,受害者家人一纸诉状将肇事者诉至海安法院。双方当事人对赔偿费用产生较大分歧。开发区法庭道交事故审判团队接到该案后,没有一判了之,而是站在当事人的角度,耐心、用心调处矛盾纠纷,同时运用“网上数据一体化”道交案件处理模式,实现一网办案、高效处理,最终促成该案顺利调结,受害者家属亦及时拿到赔偿款。节后上班,承办此案的李晓萍法官就收到了原告送来的一面锦旗......
2月20日下午,窗外寒意料峭。海安法院开发区法庭诉讼服务站大厅里却暖意洋洋,道交案件审判团队收到新春的第一面锦旗。
“李庭长,真的万分感谢你一直在中间做工作,为我们争取到最大利益,也让我们及时取得赔偿款,我代表家人向你表示感谢。”当事人林某波手捧“一心一意为民办事,依法办案快速到位”的锦旗,脚边还有一个行李箱,在即将离家去南京工作前,他专程来向案件承办人李晓萍表示感谢。
“我们只是做了应该做的,感谢你全家对我们团队的肯定。”李晓萍收下锦旗,“今后要更加好好地孝顺你奶奶和母亲。”林某波频频点头,他的母亲在一旁眼里噙满泪水。
案情回顾到2018年11月12日,在328国道与海安市205县道交叉路口中处发生一起重大交通事故,被告史某某驾驶货车沿205县道由北向南行驶至328国道交叉路口右拐弯向西行驶,林某高驾驶摩托车载其父亲林某文治病途中亦经该路口由北向西行驶,二车发生碰撞,林某文、林某高父子当场死亡。经交警认定,史某某承担事故的主要责任,被羁押于市看守所。同月26日,死者亲属将驾驶员史某某、保险公司诉至本院,要求二被告赔偿因其亲属死亡造成的损失合计1494838.80元。
同一事故,父子死亡,两周内死者家属即起诉,标的额超过保险限额,透过两页薄薄的诉状纸,承办人李晓萍内心格外沉重,她已意识到此案伤害之严重、矛盾之尖锐、协调之艰巨。她一方面让书记员当日送达,安排法官助理调取交警卷宗,一方面电话联系双方当事人及代理人,询问有无调解意向、把握案件症结。原告认为驾驶员没有悔过诚意,提出诉讼保全,驾驶员以家庭穷困为由无法满足原告的高额索赔,而保险公司认为死亡赔偿金只能按死者户籍地的标准计算,数额相差甚大,没有调解权限。几经周折,虽未能调解,但争议焦点已渐明晰。
庭审情况如承办人所料,事故双方均有几十人参与旁听,原告方丧父丧夫丧兄丧子的多重悲愤相交织,被告方亲人面临牢狱之灾,庭审持续了三个小时,双方对事故责任、赔偿标准争执不断,针锋相对互不相让。考虑到本案的特殊性,审判团队一致认为不能一判了之,让原告方尽最大可能得到赔偿、让被告尽力赔偿以获原告方谅解是团队努力的方向。团队进行分工,利用微信、电话、约谈的多重方式与原告方及被告亲属分头进行法律释明、情理疏导,并充分利用“道交一体化处理”平台向双方宣传交通事故中赔偿项目和标准的统一性、透明性。工夫没有白费,庭审中争锋相对的敌对态度终于有所转变,双方均表示愿意在法庭主持下调解。
在年根岁底的腊月二十七,年味已经很浓了,开发区法庭的调解室里依然很热闹,在前期分头协调的基础上,双方终于相对平静地坐到了同一张调解桌前。史某某儿子及其他亲属代史某某向原告方表示深深的歉意,原告方亦表示事到如今希望能妥善处理。又是两小时的拉锯战,双方终于达成协议。史某某同意在保险限额范围外一次性赔偿原告140000元(含已付的40000元),并于调解当日给付50000元,余款由儿子担保并约定于2019年6月结清,原告方对史某某表示谅解。“我家庭情况确实困难,谢谢你们帮做调解工作,我们肯定尽力将赔偿原告。”史某某儿子拿出一沓子钱,其中3000元用手绢和塑料袋包扎的,“这是我80多岁奶奶自己留着的,也让我拿来了,她想我爸爸能回家过年。” 在场的每一个人,无一不为之动容。原告方出具了谅解书,“我家里是团圆不了了,但还是希望你们家能早日团圆。”
节后上班第一天,承办人就急从匆匆联系保险公司,询问调解方案,连续一周实时跟进调解方案的汇报情况,终于在2019年2月18日,保险公司确认调解方案已通过,同意于3月23日前在交强险和商业三责险限额范围内一次性赔偿原告方1105880元。至此,该起死亡二人的高额赔偿案件得以调解结案,双方握手言和表示满意,“我们都没想到会是这样好的处理结果。”
本起案件的快速妥善处理,是海安法院道交案件审判团队的一个工作缩影。“出现人员伤亡的交通事故,被害方整个家庭都遭受了巨大创伤,如果处理不当会导致二次伤害,交通事故案件看似案情不复杂,但实质是痛苦指数最高的案件类型之一,在案件数量骤增的情况下,保证高质高效,实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对我们承办法官来说也是不小的挑战。”开发区法庭庭长狄进如是说。
据悉,海安法院秉持“走进一扇门,办妥全流程”的理念,于2017年初在市政法委牵头下,在市道交综合中心设立道交案件审判庭,对全市道交案件进行辖区覆盖,以开发区法庭为依托打造专业审判团队全程跟进,同时启用道交案件“网上数据一体化处理”全新模式,公开高效的操作压缩了人为操控的空间,不仅提升了当事人对于司法的信任度,更提高了纠纷处理结果在各方心中的信服力。2018年以来,共审结道交案件1289件,调撤率为81.3%,裁判自动履行率达92.1%,一审服判息诉率达9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