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基于此认识,近年来,海安法院毫不动摇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坚持“抓党建、带队建、促审判”工作理念,积极探索、开拓创新,坚持走党建与审判执行中心工作有机融合之路,从思想、组织、制度等不同角度入手,不断提升法院机关党建层次水平,实现了党建与各项工作的精密融合,为法院工作带来勃勃生机。
“党建+”例会制度:各项工作始终有组织力量推动
海安法院“党建+”例会制度的设计,源于该院民二庭的“周五例会制度”。该庭已遵循和坚持此项制度六年有余,没有例外、雷打不动。每周五下午,全庭人员在党员活动室内济济一堂,首要任务就是围绕党建工作最新要求开展学习讨论。
“自从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后,我们的党员法官感触很深。助力民营企业翻越三大‘冰山’同时也是我们的工作方向。希望党员法官发挥带头作用,找准工作的切入点和着力点,强化服务保障的职能担当!”该院第五党支部民二庭党小组缪宏勇庭长,在某次例会结束前总结道。
一呼百应!民二庭的五名党员法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结合各自团队的优势特长,积极延伸司法服务链条。党员法官们发动其他干警深入企业开展调查研究,通过巡回审判、法律宣讲等方式,帮助强化法律风险防范,降低企业经营法律风险。该庭还要求,每个党员法官带领的团队成员,须每年完成“四个一”:一次“党建微课堂”活动、一篇调研论文、一则司法建议、一个优秀案例。
在党组织战斗堡垒力量推动和党员先锋榜样力量促进下,近年来该庭一项项服务民企制度层出不穷,将服务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目标落在实处,彰显了法院党组织在审判工作中的强劲影响力。
2018年,由该庭党员法官组成课题组研究起草《联动处置“停产歇业企业”工作机制实施意见》,得到海安市政府的高度肯定。
民二庭这一坚持以周为单位,将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早计划早部署的制度性做法,得到全院党员的一致认同,并被推广到各支部各庭室,形成该院“党建+”例会制度,在全院落地生花。通过推广建立“党建+”例会制度,更好地将党建和业务有机糅合,清单式梳理工作重点任务,使干警们议有帮手、学有榜样、赶有目标,获得最大化的团队效应。
“党建不是务虚走过场,而是实实在在贯穿在审判工作的始终,是完成审判执行任务的根本保障。”该院党组成员、副院长、机关党委书记周国庆说道。
“党”字号矩阵:党建品牌创建成为审判工作的“名片”
“一支部一品牌、一庭室一特色”,年初全院动员大会上,该院院长任智峰提出这一工作思路,在全院上下推行精品联创,以促进党建与审执工作的深度融合。
如何打造富有特色的工作品牌?品牌创建工作开展之初,法院机关党委提倡运用“123”品牌创建法,即突出服务审执工作这一中心,抓好党建与业务二者有机结合,注重“思想引领、改革发展、创新服务”三个目标协同,为各支部打造品牌提供方向和思路。
2018年7月,该院开发区法庭迎来其于2011年成立以来第一次“巨变”。院党组经研究决定调整区域管辖,将全市交通事故案件集中到开发区法庭集中审理。面临全庭案件数量骤增、诉讼周期短的严峻形势,该庭党支部书记、庭长狄进积极应对,充分调动全庭党员干警的智慧,借助“网上数据一体化处理”改革契机,全力打造“道交案件多维度一站式处理模式”党建服务工作品牌。与此同时,此项服务品牌还有效整合“一审一助一书”审判团队资源,与公安、司法、保险公司构建起“四位一体”联动机制。
这一工作品牌,系运用“网上数据一体化”平台、服务道交案件当事人快捷处理纠纷的新模式,在南通市基层法院尚属首家。不仅提高了纠纷处理结果在各方心中的信服力,更提升了当事人对于司法的信任度,法院司法公信力大为提升,党建服务品牌彰显巨大力量。2018年以来,该庭共审结道交案件1289件,调撤率为81.3%,裁判自动履行率达92.1%,一审服判息诉率达91.49%。借助这一党建工作品牌,该庭也完成了由受案“猛涨区”到处案“快车道”的这一“蝶变”。
“党的组织力量每延伸一步,我们的品牌创建工作就紧跟一步。通过‘一支部一品牌、一庭室一特色’工作的开展,各支部、各庭室最大化凝聚党员和干警们的共识,明确努力方向和奋斗目标,最大化挖掘和释放出队伍潜力。这对于我们是有益又有效的一项尝试。”任智峰说道。
“典型引路”样板工程:创先争优的特质融入队伍“血液”
阳春三月,海安法院在满目翠绿中增添了一份丰收的喜悦。随着南通市两级法院司法警察业务技能竞赛落幕,海安法院法警队取得团体比赛总分第一名、个人竞赛项目包揽前五名的好成绩。立足2018年“全国法院司法警察先进集体”这一全新起点,海安法院再次以别样瞩目的精彩荣耀被定格。
沉甸甸的荣誉背后,留下的是海安法院“典型引路”党建工作机制催人奋进的足印。始终坚守“见杯就夺、见旗就扛”的如一初心,始终保持昂扬向上、锐意进取的精神风貌,该院以“典型引路”样板工程为抓手,在业务技能练兵、工作业绩考评、标兵先进评比等活动中,充分发挥先进人物、先进集体的标杆作用,通过“道德讲堂”、演讲比赛、文体活动等丰富多彩的形式、运用微信公众号、抖音等新媒体平台展现榜样形象,引发干警内心共鸣,渲染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于“润物细无声”处下足功夫,推动全院人心凝聚、攀高比强。
这一股创先争优、奋勇争先的无尽力量,在每一次的攻坚克难中淋漓尽致地迸发!今年春节后不久,一起长达三年之久的异地恢复执行终本案件,以被执行人周某当场全额给付赔偿款四万余元圆满收官。啃下这枚“硬骨头”的,正是该院第六党支部之执行局党小组王德俊局长及其带领的党员法官团队。
三年前,周某因琐事与严某发生健康权纠纷,致严某受伤。周某被判赔偿严某医疗费等合计四万余元,其拒不履行法定义务。该院用尽网络查控、调查等手段后,未发现被执行人周某可供执行财产,周某身在异地,且长期处于“失联”状态,执行进程遇阻。王德俊局长充分发挥“领头雁”作用,不仅当好“战斗指挥员”,又当好“攻坚急先锋”,带领团队谋划方案,远赴周某的老家灌南寻找蛛丝马迹。他和其余两名党员法官本着想当事人所想、急当事人所急的态度,勇于冲锋在前,相互密切配合,在异地灌南与周某及众家人斗智斗勇,于危急处扭转形势,契准时机冲出重围,终于成功将周某带回海安,当日周妻众家人赶至海安法院全额付清执行款。这一仗,成功打响了海安法院“基本解决执行难”收官之年的第一场战役。
历尽铅华成此景。近年来海安法院荣获“全国法院文化建设先进单位”“全省法院系统先进集体”“全省法院党建工作先进单位”等盛誉,干警个人相继在“全省优秀人民法庭庭长”、“全省知识产权审判先进个人”、个人二等功等名榜上涌现。党旗飘扬风帆劲,全院之力汇聚着向更高起点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