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 音 官方微信 新浪微博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聚焦
《扬子晚报》2019年7月21日B07版:“兄弟侦探”提供手机定位跟踪服务
  发布时间:2019-07-23 08:49:12 打印 字号: | |

兄弟二人自以为找到一条发财路,摇身一变成为“私家侦探”。为谋取非法利益,竟利用手机定位、GPS跟踪等手段,查询出售户公民个人信息。

近日,海安法院审结一起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案,两名被告人因犯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均被判处有期徒刑并处以罚金。

通讯员 花卉 李芙蓉 扬子晚报/扬眼记者 万承源

披着咨询事务所外衣出售个人信息

王方军与王方平是一对亲兄弟。2017年,王方军开办了一家商务信息咨询事务所。披着“为客户提供超市商品比价信息”的外衣,王方军做起了“私家侦探”的生意。

王方平因为有前科,生活质量远比不上哥哥。王方军找到了“生财之道”不忘弟弟,兄弟俩一拍即合,开始为这门生意四处张罗。

一个偶然的机会,王方军在微信上认识了“琳儿”,谈话中了解到“琳儿”可以提供查询个人信息的服务。王方平认识的人多,在这方面也有点门道,下一步就是寻找客源。通过在报纸上刊登广告、网站上投放信息、熟人介绍等方式,他们的生意很快就开张了。

一个朋友找到王方军,让他帮忙做手机定位,双方商量好一次定位的价格是1000元。收到转账后,王方军便将朋友提供的资料发给“琳儿”,同时支付给对方500元。没多久他就收到了回复,并把定位信息发给了朋友。他一共为这个朋友做了三次定位,顺利收到3000元。

王方军以微信昵称为“柯南”等的两个微信号与客户联系,提供一张户籍照片收费500元,一次手机定位1000到2000元,此外还有公民身份证号码、家庭住址、开房记录。他总是将“客户”提供的资料在微信上发给“琳儿”或是王方平,再将得到的信息反馈给客户,一转手就有几百元的获利,简单快速的来财方式让兄弟俩觉得这个“生意”可以继续做。

变本加厉,购买GPS设备装车底

“私家侦探”当然不是提供信息就足够的,他们也时常需要跑外地,跟车寻人,新鲜、刺激、获利等等因素推动着他们不断“接单”。

2018年5月,一个叫罗丹的女人走进了王方军的公司。她看起来小心翼翼又带点焦躁,王方军一看就明白了,这又是一个家庭出问题的。果然,罗丹近段时间感觉丈夫不对劲,怀疑丈夫有外遇,希望能够随时掌握丈夫行踪,于是找了过来。

了解情况时,罗丹想起电视里跟踪都有GPS设备装到车上,问王方军有没有。王方军表示自己可以帮忙买到待机时间更长的,于是罗丹付了650元购买微信GPS设备。开始跟踪前,王方军又向罗丹要了3500元的跟车费及800元的人工费,罗丹都照付了。

之后隔三差五,罗丹会收到老公汽车的位置图或者是报告位置的语音。

有两次,罗丹急于知道丈夫的位置,但定位的车没有开出去,便联系王方军帮忙手机定位,每次的费用是1200元。这两次定位,王方军找的是王方平。后来,王方军又帮忙买了一个GPS跟踪第三者,查到了第三者妈妈的住址和房产情况。利用罗丹急切的心理,王方军再次向她要了人工费、跟踪费,这一单生意,王方军非法获利共15000元。

犯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两人均被判刑

王方军每天忙着查信息、盯小三、找债务人,生意一个接一个。近一年的时间,他通过非法手段共获利47400元,王方平从中获利1880元。

虽然从哥哥那边赚的钱不多,但通过这段时间的客源积累,有些人会单独找王方平帮忙查车辆轨迹、财产状况等个人信息。王方平通过非法查询个人信息,出售或提供给这些人,获得9200元。兄弟二人的生意看似做得风生水起,却不知自己已在犯罪的道路上越陷越深。

2018年9月初,黑沉沉的夜衬着四周一片寂静。王方军停好车准备上楼,脑中还想着明天的跟踪方式,迎面就遇上了等候已久的民警。王方平也于当日被警方传唤至警局。案发后,二人如实供述了自己的罪行。

海安法院审理后认为,被告人王方军、王方平违反国家有关规定,非法获取、向他人出售或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其行为均已构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二被告人归案后均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均可从轻处罚。被告人王方军有劣迹,被告人王方平有多次前科、劣迹,均可酌情从重处罚。二被告人均退出违法所得,且在庭审中认罪态度较好,均可酌情从轻处罚。

最终,海安法院根据刑法相关规定,判处被告人王方军有期徒刑2年,并处罚金人民币5万元;判处被告人王方平有期徒刑11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1.5万元。(文中人物为化名)

法官说法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如何量刑呢?

承办法官介绍,根据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规定的“公民个人信息”,是指以电子或者其他方式记录的能够单独或者与其他信息结合识别特定自然人身份或者反映特定自然人活动情况的各种信息,包括姓名、身份证件号码、通信通讯联系方式、住址、账号密码、财产状况、行踪轨迹等。

那么,一旦达到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应该如何量刑呢?

根据刑法第253条规定,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是指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将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提供给他人;窃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上述行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法官同时表示,向“私家侦探”购买个人信息其实将面临双重风险:一方面,侵犯公民隐私权的行为将受到法律的制裁;另一方面,“私家侦探”提供的证据、材料可信度也不高,极有可能引起更多矛盾,带来不良后果。
责任编辑:海安市法院管理员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