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感谢周法官帮了我们家的大忙!周法官的话我要铭记在心,以后我对妻子要多点理解包容,好好过日子!”7月19日,海安市法院高新区法庭庭长丁培培像往常一样,对一起离婚案件当事人吕正军进行电话回访。当得知周维愚即将结束法庭跟班工作时,吕正军托丁庭长向周维愚转告他们夫妇二人的感谢。
吕正军夫妇的事情要从2004年开始说起。吕正军与王月芬于2004年12月登记结婚,2005年7月生一女儿。2007年5月王月芬去西班牙打工,2009年12月吕正军亦到西班牙打工。虽然同在西班牙,但夫妻二人因工作需要分处两地,双方逐渐互不信任,加之缺少沟通,感情逐渐疏远。2016年10月、2017年10月,二人相继回国发展。
回国后,吕正军夫妇二人常为琐事产生矛盾。王月芬先后两次向海安法院提起诉讼,要求与吕正军离婚。高新区法庭多次组织二人调解,经过该庭家事法官与调解员共同工作,苦口婆心劝和,双方才恢复了理性,冷静下来后都同意维护婚姻现状,家庭生活趋于正常。可好景不长,2019年初,王月芬与公公产生矛盾,吕正军未能正确处理,王月芬一气之下第三次起诉要求离婚。
高新区法庭再次受理了这起案件,并分配给该庭的家事审判专业团队。正值江苏省委政法委副调研员周维愚在该庭跟班工作,周维愚便和调解员、法官一起共同承办这起案件。
周维愚认真翻阅案件卷宗,以便熟悉掌握案情。他发现,家事纠纷的处理,不单纯是定分止争的过程,双方症结的关注点更要偏重情感治愈方向,往往官司闹得越大气越不顺,矛盾越大。于是,他提出家事法庭处理家事矛盾离不开多元互动,法外的情感和关系重建需要“培植土壤”,建议在法庭的主持下邀请当事人的亲友、邻居及村干部到场,让感到“有气”的一方当事人最大化地“诉苦出气”,共同帮助这对夫妻走出“情感困境”,这一调解方案得到了家事审判专业团队的认可和支持。
7月16日,本案的调解工作开始了。双方的邻里亲友和所在村干部被邀请到法庭,在周维愚的引导下分头帮忙做工作。调解过程中,了解到矛盾的爆发点后,周维愚语重心长地和吕正军进行了长时间的谈话、劝导。周维愚进而劝说王月芬,希望王月芬再给吕正军一次改正的机会。
一番劝诫后,王月芬的情绪渐渐平复。双方终于握和言和,一起离开了法庭,这起纠纷终于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这便有了文章开头那一幕。(涉案人物系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