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78年入伍,十年军旅生涯为他铸就一身铁骨;1991年进院,一路严谨断案没有发生一起错判;2000年转战执行一线,二十年如一日坚持着案件零超期。他是海安法院执行局奋战一线的员额法官,是还有3个月便将光荣退休的“热血老将”————孙国祥。“坚持站好最后一班岗,老孙那股‘老黄牛’的劲儿,给年轻的同志树立了一个好榜样。”执行局局长王德俊这样评价道。
临危不惧 勇夺菜刀化“僵局”
“你们别逼我,否则我今天‘死’在这里。”今年5月,孙国祥带着几名执行干警前往绍兴执行。天刚蒙蒙亮,他们就抵达失信被执行人何某住处并找到何某。谈话中,何某满是戒备和敌意,甚至撒泼拒绝配合执行。得知要将其此处房屋强制腾空,何某突然冲进厨房拿起菜刀,将菜刀靠近手腕,企图用轻生威胁阻止执行。
面对突发情况,执行干警在孙国祥的带领下沉着应对。由在场唯一的女法官陈艳来稳定何某的情绪。二人对峙之际,孙国祥趁其不备,从旁靠近,看准时机,一把夺下菜刀。
为了顺利完成执行任务,孙国祥联系到何某的朋友,希望其可以配合法院,帮忙劝说何某。在朋友的陪同下,何某逐渐冷静下来,意识到自己的举动太过冲动,也接受了自己需要履行义务的事实。经过孙国祥耐心地释法明理,加之朋友从旁协助,最终,何某答应主动腾房。
执行路上从不是一帆风顺,无法预测下一个失信被执行人会有怎样的举动。孙国祥始终以无所畏惧的担当和一往无前的魄力,直面“老赖”的无理取闹,化解执行“僵局”,让被执行人无计可施,给同事伙伴以可靠安心。
抢占先机 练就执行“第六感”
海安某机床厂与河北某科技公司买卖纠纷一案,法院判决科技公司向机床厂给付货款三十余万元,科技公司百般推脱一直未履行。案件进入执行程序后,孙国祥2018年3月带队到河北执行,查询扣封16万元。经过协商,科技公司表示余款延期履行。
为了保证延期履行能到位,孙国祥仔细考虑后,依法查封了四台剪床。
由于被执行人某科技公司未按约给付余款,今年7月初,申请人要求恢复执行。孙国祥团队三人再次来到河北某科技公司,却发现人去厂空,不见任何财产。经过调查及走访当地法院,孙国祥了解到该科技公司在去年5月份已经停产歇业,厂房被房东收回,海安法院查封的四台剪床等动产被当地债权人转移,并申请法院查封。
孙国祥随即申请当地法院协助执行,找到当地债权人,进行耐心细致地劝说:“海安法院查封在先,属首封已生效,你们申请查封在后,属轮候查封待生效,若拒不交出查封的剪床,我们可追究转移查封财产相关人员的法律责任。”
最后,海安法院顺利完成对四台剪床的异地扣押,将20吨的机械装车运输至海安并依法拍卖,保证了申请人的合法权益。
第一次严密周到的考虑,为执行争取先机,第二次快速联动的解决方案,为顺利执行打开突破口。多年的工作经验练就了孙国祥的“第六感”,也为他避免了很多执行中的失之交臂。
心系民生
守护烈日下的“血汗”
“孙法官,这笔工资我们要了很久,都快不抱希望了,谢谢你帮我们拿回来。”岁末年关,19名工人来到执行局,从孙国祥手中接过自己的血汗钱,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工人们头顶烈日,辛辛苦苦赚钱,怎知结算时包工头陈某跑得无影无踪。法院判决挂靠建筑公司承担连带责任。但建筑公司不愿负责,万般无奈下,工人只能申请强制执行。
“民生无小事”。作为该案的承办人,孙国祥没有丝毫拖延,仔细研读卷宗,多次奔赴建筑公司,对负责人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帮助其看清形势,条理清晰地列出为工人结清工资可以带来的好处。建筑公司负责人听完后,心服口服,接受了孙法官的观点,先解决工人的燃眉之急,再向陈某要这笔钱款。
涉民生案件的执行与人民群众的生活休戚相关,倾尽全力办好每一个案件,维护每一个申请人的合法权益,给大家更多的司法“获得感”,成了他一直的追求和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