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ploads/allimg/200330/4-200330154639114.jpg)
“凌法官,钱我已经收到了,没想到线上执行能有这么好的效果,谢谢您。”日前,申请人丁某收到被执行人周某网上汇款后,激动万分,在网上给江苏省海安市人民法院执行局承办案件的法官凌世林留言。
疫情不停止执行
因为疫情,海安法院在网上受理执行申请。
丁某申请执行的是一起交通事故赔偿案。
丁某与周某是老乡,日常往来频繁。丁某有一个杭州的亲戚结婚,便请周某开车送他去参加婚礼,周某欣然应允。本是喜庆热闹的好事,不料乐极生悲。返程途中周某的汽车在高速发生爆胎翻车事故,导致丁某受伤。
因对丁某治疗费用及伤残鉴定有分歧,二人从此反目成仇。丁某将周某告上法庭,法院判决周某赔偿丁某各项损失133878元。由于周某一直未履行法定义务,丁某向法院申请执行。
“云端”见面视频听证
春节本应是团圆欢聚的日子,丁某却因医疗费寝食难安。当他听说周某在外承包几百亩土地,有车有财产却不给医疗费时,更是愤愤不平,在网上留言,希望法院能尽快执行。
法官凌世林接手此案后,当即进行网络查控,并未发现周某有账户存款及有价证券。申请人提供的线索,引起凌法官的警觉。由于疫情影响,执行人员无法到现场查明情况,他当即利用该院“支云庭审系统”,展开一场没有硝烟的隔空网络执行。
2月28日,凌世林安排丁某和周某“云端”见面,视频听证。开始还心平气和的双方,在谈到赔偿款的问题后变得剑拔弩张。丁某要求周某立即履行义务,分毫不让;周某辩称自己帮忙做好事,丁某小病大养,故意扩大损失。凌世林及时制止,引导双方围绕有无履行能力、可供执行财产方面发言。
“我承包几百亩农田是事实,但收成一般,市场疲软,价格不高,家中财产已经抵押给银行贷款经营,目前确实没钱。”周某说道。
愤懑在心中郁结多日的丁某强硬表示:“钱宁可不要,但要对周某采取强制手段,查封、拍卖其财产,将其纳入失信人员名单、限制高消费......”
为避免双方争执不休,凌世林话锋一转,从二人的相识问到事故的原因,再问事后周某有无看望慰问丁某时,丁某表示:“如果他有良心来看望,好好协商,我怎么可能起诉。”此时凌世林注意到周某欲言又止,低头不语。对二人关系和事情发生经过有了充分了解,再结合二人的神态,凌世林看到了案件的转机,但还需各个击破。结束谈话前,凌世林对周某的财产进行清点,责令其负责保管、使用,明确法律责任,给予双方七天的协商时间。
执行款网上划转
当事人在“云端”见面后,凌世林又隔三岔五通过网络视频分别做双方的工作,向周某释明不履行义务的法律后果及产生的负面影响,引导丁某从长远出发、珍惜友情。最终丁某自愿作出一些让步。周某答应一次性履行12万元。
该案只是疫情期间海安法院执行工作的一个缩影。战“疫”期间,该院虽然无法现场执行,但执行铁军依然时刻“在线”,务实高效,切实守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从2月3日至今,执行局累计通过支云审判系统组织当事人谈话46次,利用互联网手段办理案件222件,网上立案审查处理案件235件,通过“12368”接听解决问题119件,执保案件结案75件,发布限高234条,执行结案312件,执行到位金额7955.58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