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 音 官方微信 新浪微博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聚焦
《江苏法治报》2022年3月1日第A05版:陈家定:手持利剑捍正义 司法为民守初心
  发布时间:2022-03-21 10:22:37 打印 字号: | |
□本报通讯员 卢雨阳 花卉

陈家定,海安法院刑事审判庭庭长、审判委员会委员、一级法官。从事审判工作二十多年来,陈家定始终恪守着“以公心保证公平,用大义捍卫正义”的坚定信念,以勤勉敬业、忠实履职的公仆情怀和公正司法、清正廉洁的职业操守,赢得了群众的认可与赞誉。2019年,被评为“2018年度全省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先进个人”;2021年,被表彰为全市法院“三牛”先进典型,被授予南通市2021年度“平安卫士”荣誉称号。

勇挑重担

刚正不阿的“铁面判官”

作为刑庭庭长,陈家定深知自己的责任。他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如果庭长不带头办案,还做什么庭长。”

2018年,陈家定承办了周某某等43人诈骗、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他庭前连续加班近一个月,与案件公诉人及20多名辩护人沟通,了解控辩双方的主要控辩意见,确定庭审调查、辩论重点。最终历时3天,顺利完成庭审。2019年,在审理朱某某等42人及3被告单位销售假药一案时,他于庭前翻看了80余本卷宗,并将重点问题逐一列出,所作阅卷笔录就达140余页。该案被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协会优质品牌保护委员会评选为2019-2020年度知识产权保护十佳案例及“两法”衔接典型案例。
“要把扫黑除恶相关法律法规弄准吃透,依法从严、从快审结所有涉黑恶案件决不手软,把每起案件都办成铁案,确保经得起历史的检验。”在刑庭扫黑除恶专题会议上,陈家定给全庭干警提出明确要求。而他是这样说的,也是带头这样做的。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期间,陈家定带领团队审结了杨某等7人寻衅滋事、非法拘禁案,李某某等9人开设赌场案等多起恶势力犯罪团伙案件、恶势力犯罪集团案件,严厉打击了严重危害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暴力、侵财等黑恶势力犯罪,取得了良好的政治效果、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

案结事了

忠诚为民的“热心法官”

刑事法官因承办案件的特殊性质,总给人以冷峻严肃的印象。其实,手握法槌的他,也有一颗热心肠。

在一起交通肇事案中,肇事车辆为一辆电动自行车,肇事者严某在撞人后害怕承担责任,逃离了现场,后在亲友的劝说下,主动投案自首,但一直没有赔偿被害者的损失,遂未与对方达成和解。

陈家定承办此案后,将严某和严某的儿子约至法院做工作。严某称自己年纪大了,无力承担几十万的赔偿,更是摆出一副“要钱没有,大不了就去坐牢”的态度。严某的儿子则表示自己的日子也过得紧巴巴的,拿不出钱替父亲赔偿。见此情形,陈家定严肃地告诉严某父子:“严某的行为属于交通肇事逃逸,依法是要在三年以上七年以下判刑,且坐了牢后,法律规定该赔的一分也少不了。积极赔偿被害方的损失,取得人家的谅解,才有缓刑的可能。”在一番情理法理相结合地劝说下,严某的儿子松口道:“庭长,我们听说,按照规定得赔好几十万呐,我们确实一下子拿不出这么多钱啊。”陈家定听到他们愿意赔偿,当即表示会帮忙做协调。

最终,经过多次做工作、协调赔偿方案,双方达成了和解协议,被告人严某一次性赔偿被害人家属郑某25万元,即时履行,郑某对严某也表示了谅解。法院综合考量严某的犯罪情节、悔罪表现等因素,对被告人严某适用缓刑。当25万元的赔偿款全数交到郑某手中时,郑某激动地表示:“真是谢谢陈庭长,要不是你做了这么多工作,我们可能一分钱也拿不到。”

案子结束后,陈家定的法官助理提出了自己的疑问:费这么大劲儿干什么呢,让被害方直接起诉,依照规定判赔不就行了。陈家定语重心长地告诉助理:“要记住我们审理的不仅仅是案件,而是别人的人生。我们办案子,不能简单地依法办案,还要尽力寻求最有利于当事人的处理结果。”

勤于钻研

领航前行的“成长导师”

“陈庭长的书柜塞满了刑法书,卷宗只能一摞摞高高地堆在办公桌上,经常看到他一个人埋头伏案、研究理论。”同事王蕾如是说。不管多忙,陈家定每天总要挤出些时间学习前沿的刑法理论,时刻关注立法、司法机关出台的各项规定,注意研究审判实践中遇到的疑难复杂问题,并将所学理论知识结合工作实际进行思考。年轻法官、法官助理遇到无法解决的难题时,第一时间都会向他请教。他每次都不厌其烦地帮后辈们理清思路、分析法理。解决问题后还总不忘叮嘱一句:“刑事法官一定要坚持学习,磨刀才能不误砍柴工啊。”为了带领大家多学习、多思考,陈家定还会时不时地抛出一些法律问题,听取每个人的意见,鼓励大家展开讨论,在全庭营造了浓厚的学习氛围。

裁判文书撰写是对法官司法能力的一项重要检验。陈家定对于裁判文书的质量要求,可以用“严苛”二字来概括。法官助理拟出的文书初稿,他必定会逐字逐句地阅读、修改,错漏的内容他总是当面讲解给助理听。他常常会为了一个裁判说理,在办公室查阅资料、思考大半天;对于用词造句总是要反复推敲,力求做到表达精准、意思明确。他撰写的杜某受贿案的判决书,获得了全省法院优秀裁判文书一等奖,该案例还获得全省第十一届“金法槌”杯优秀案例三等奖。他的这种匠心打磨的劲儿也潜移默化中感染着身边的年轻同志,激励着大家鼓足干劲、精益求精,打造更多精品案例。
责任编辑:海安市法院管理员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