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海安市委常委会召开会议研究讨论市法院提交的《基于司法大数据的海安经济社会运行情况评估报告(2021年)》《海安籍制造业规上企业全国涉民事案件司法大数据分析报告(2018——2021年)》。与会常委对两份报告给予了高度评价,对市法院在打造“万事好通·海心安”营商服务品牌工作中,创新工作思路,服务社会治理现代化、服务保障高质量发展给予了高度肯定。
这是去年以来海安市委常委会第二次专题研究讨论市法院提交的司法大数据报告。2019年海安法院作为全国首批“数助决策”试点法院参与试点工作,组成专业化、常态化联合研究团队,借助中国司法大数据研究院的数据和技术资源,发挥审判团队的实务能力和审管办、研究室、技术部门的专业特长,3年来以服务党委政府科学决策、服务社会治理现代化、服务高质量发展为主线,先后形成海安籍建筑业、化纤产业、制造业规上企业全国范围内涉诉情况分析报告以及多份基于司法大数据的海安经济社会运行情况评估报告。相关报告先后得到多位市领导的批示。多名法官主动、应邀走进企业进行法治宣传、讲座,市法院总结编写《海安法院商事案例》一至五辑,计200多个案例向企业赠送。该项工作取得良好的反响,海安法院先后获得全国法院“数助决策”试点工作一等奖,专题研究示范应用一等奖、二等奖。
海安法院党组书记、院长秦昌东在专题报告中提出,司法大数据作为社会治理数据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晴雨表”,是“风向标”,用好司法大数据已成为经济发展的“推动器”,政企关系的“黏合剂”。深度挖掘、解码司法大数据,为党委政府决策科学化、社会治理精准化、公共服务高效化,为预警防控社会风险、提升社会治理效能提供有力支撑。
秦昌东院长指出,“数据惠企”是海安法院探索“数助决策”新场景,形成的新应用。对海安企业在全国范围内涉诉情况研究分析,评估海安企业涉诉特点和趋势,找准企业经营管理风险点,引导帮助企业完善自身涉诉风控体系,提升防范、应对和化解法律风险的意识和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给企业提供实实在在的司法获得感,也为进一步助力海安营商环境提质增效。
厚积薄发、笃行致远。“数助决策、数据惠企”工程已列为海安法院“2022年营商环境提升年”重点工作和力创品牌。下一步,海安法院将充分利用智慧法院建设成效,加强与各区镇和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指挥中心等部门联动,体系化建设、实效化应用“数助决策、数据惠企”工程,以更实的举措,融入当地社会治理体系决策回路,用大数据助燃“海心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