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 音 官方微信 新浪微博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图片新闻
巡回审判进乡村 人大代表助解纷
  发布时间:2022-07-18 11:21:51 打印 字号: | |



7月11日下午,海安法院高新区法庭庭长孙翠燕一行来到城东镇南阳村,现场审理一起家事纠纷,11名城东镇人大代表旁听庭审并参与案件协调。
77岁的朱大爷和76岁的陈大妈夫妇育有两儿一女,2010年左右因拆迁,朱大爷夫妇的两个儿子各获拆迁安置房一套,朱大爷和老伴将自己的拆迁面积分给两个儿子各44平方米。拆迁后,朱大爷和老伴在长子家住了五年,2015年年底住进次子家。
从2021年上半年起,两位老人与次子夫妇因家庭琐事产生矛盾,老人一气之下把次子的客厅当作了厨房。期间,村里多次进行协调。2022年1月,经南阳村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双方达成协议,约定次子夫妇提供一间房给两位老人做厨房,并提供必要的设施、煤气使用,同时将室外廊引内水池交由老人使用,保证正常供水。但没过多久,双方之间又生事端,次子夫妇冲动之下拉下电闸,只提供照明用电,其它电器无法使用,朱大爷与老伴遂将次子夫妇告上法庭,要求恢复供电并履行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协议。
立案后,案子分到了拥有丰富家事审判经验的高新区法庭庭长孙翠燕手中。为了维护老人合法权益,保障老人正常生活,孙庭长立即对案件进行排期,考虑到老人住所离法庭较远,出行不便,将庭审安排在村里进行。
庭审中,朱大爷表示,目前水可以正常使用,但电只有照明灯可以亮,墙壁插座断电,也没有煤气用。次子表示没有进行断电,没有煤气是从安全角度考虑,已经提供了电磁炉、电饭煲等厨房电器供老人使用,并希望通过调解解决纠纷。
庭审后,孙庭长和人大代表们一齐冒着炎热到被告家中实地勘查。发现确实照明用电正常,而墙壁插座确实没有电。通过对被告夫妇的教育,被告终于恢复了墙壁插座用电。
“一家人之间要多一些体谅,少一分计较,你们就是缺乏沟通,要心平气和地坐下来好好谈。”人大代表、中国好人、江苏省道德模范刘宏燕看着客厅中悬挂的“家和万事兴”刺绣字画不禁感叹。
“本次纠纷只是问题的一次外化,矛盾产生的根本原因还是家人间缺乏沟通与理解,你们双方都要换位思考,晚辈要加强对长辈的关心照料,长辈要加强对晚辈的包容理解。”孙庭长语重心长地劝诫双方当事人。经过调解,朱大爷老两口与次子夫妇达成调解协议,约定次子夫妇保障二老的正常用电用水,并在水电出现问题时及时进行维修。
南阳村党总支书记陈荣对此次家门口的庭审大加赞赏:“这是我第一次在村里旁听庭审,很有感触。高新区法庭切实为群众办实事,将庭审搬到老百姓家门口,释法明理,化解家庭矛盾纠纷,十分接地气,真正体现了司法为民。”
此次巡回审判,是高新区法庭积极推进适老型诉讼服务的又一次生动实践。下一步,高新区法庭将继续发挥巡回审判便民利民、减少当事人诉讼成本、促进矛盾纠纷就地化解的积极作用,为人民群众提供零距离司法服务,最大限度实现案件办理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
责任编辑:海安市法院管理员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