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 音 官方微信 新浪微博
当前位置: 首页 > 党风廉政 > 党建工作
海安法院第一党支部“法耕桑田”党建品牌荣获全市法院人民法庭优秀党支部品牌称号
  发布时间:2023-07-06 10:59:10 打印 字号: | |

6月29日下午,南通中院举办全市法院人民法庭优秀党支部品牌集中发布会。海安法院第一党支部“法耕桑田”品牌作为优秀党支部品牌之一进行展示汇报。
海安法院第一党支部是由民一庭、开发区法庭、李堡法庭党员干警组成的联合党支部,现有正式党员15名。该支部始终坚持以满足乡村司法需求为导向,优化整合党建资源,主动融入乡村治理,探索法治护农、法治强农、法治兴农新路径,让鲜红的党旗飘扬在广袤桑田,形成了支部品牌“法耕桑田”。
品牌logo设计中,将同心圆的设计融入“法耕桑田”的品牌名称,左右两边环绕着麦穗,象征着收获与希望。内圈中心位置正上方为红日,寓意始终坚持党的绝对领导,下半部分为一人在桑田劳作,演绎了农民的辛勤,又代表支部干警凝心聚力躬身实干,深耕基层法治,让幸福之树万年长青的决心。
学而思之,精耕信仰之田
结合联合支部的区域特色,前往角斜红旗民兵团史迹陈列馆等教育基地参观学习,常态化与省院民六庭开展支部共建活动。
以党建带队建,让党员同志在活课堂中学习党史、永葆清廉,切实将联合党支部建设成果转化为有效化解矛盾纠纷的实际效能。
思而行之,细耕担当之田
坚持将支部建在庭上,开发区法庭、李堡法庭先后获评2021年、2022年南通市人民法庭高质量发展考评为优秀等次,两个法庭审结涉“三农”案件569起,平均审理天数49天,调撤率为71.67%,一审服判息诉率为93.3%,多次被辖区镇政府表彰。
诉调对接破壁垒。与辖区司法所构建资源共享、有序衔接、协同治理工作体系,每月召开庭所共建联席会议2次,上半年研判社会矛盾纠纷化解方案15件,化解重点信访案件2件,将更多法治力量向疏导端发力。
诉调化解齐发力。建立“外送服务+诉调对接”机制,灵活安排法官、司法干警对接指导和参与多元解纷工作。今年以来,委托司法所、综治中心调解案件38件,调解成功20件,成功率达52.68%。
构筑农村法服新高地。线上教学与现场培训相结合,理论学习与实践观摩相结合,点对点对接与不间断联络相结合,上半年共组织各类培训19场,受众达490人次,持续深化基层法治力量培育工作。
行而知之,躬耕本领之田
准确把握小阵地与大格局、小案件与大导向、小创意与大能量的辩证关系,充分发挥自身的法治优势、人才优势,履责于行。
做实“产业”文章。引用“绿色原则”判决两起案件,从根本上保护耕地资源,为人民群众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深入对接海安首个“无粮村”光明村、电商主播培训杨庄智慧农业园,给予地方农副产品生产个人、企业知识产权保护、线上销售风险防范等法律方面答疑解惑。
做好“治理”文章。立足审判第一要务,畅通“三农”案件绿色渠道。下沉审判力量,将有宣传教育意义的典型案件庭审现场搬到群众身边。今年以来,到田间地头、农家大院、文化广场等场所开展巡回审判28次,邀请村干部及村民旁听64人次。
做细“法治”文章。上半年巧妙化解耕地纠纷5件,保障土地利用最大化,审结农民工劳务合同纠纷32件,涉及人数70余人次,确保农民稳步增收,农村稳定安宁。依法开展司法救助,对31名困难群众缓交诉讼费1万余元,确保广大农民打得起、打得成官司。
责任编辑:海安市法院管理员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