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有了融和法庭,让我们这么快就直接在村里把问题解决了。”海安李堡镇红旗村村委会内,一位村民如是说。
8月30日上午,李堡镇红旗村网格员发现村委会门前聚集着很多群众,了解得知是村委会雇佣的一位清运杂草垃圾的工人,在工作过程中不慎从三轮车上摔下导致骨折,工人要求赔偿,双方就赔偿方案存在分歧。由于人员聚集较多,要及时采取措施防止事态发展。网格员考虑到这类纠纷涉及法律关系认定、赔偿标准等专业问题,调解比较复杂,需要专业指导意见,遂与“融和法庭”值班人员联系,希望能协助化解纠纷。
值班人员通过“融和法庭”远程协助调解平台与设在村委会的调解现场进行连线,在特邀调解员以情入理的基础上,从专业角度帮助分析纠纷的法律关系,告知可能存在的诉讼风险,释明法理、精准指导。当事人听了专业的法律分析,观念有所转变。最终,在特邀调解员和“融和法庭”值班人员的共同劝解下,这起健康权纠纷在村委会内得到了妥善解决,达到了“矛盾不出村,就地解纠纷”的便民效果。
上述纠纷的成功化解是“融和法庭”在助力基层社会治理中的又一生动实践。“融和法庭”以基层治理体系为依托,以“法官进网格”工作为抓手,通过“1张网+1终端+1平台”,将法治资源下沉共享,推动诉与非诉两个解纷渠道的无缝对接,实现矛盾纠纷就地发现、就地调处、就地化解,切实维护了社会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