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 音 官方微信 新浪微博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聚焦
《江苏法治报》2024年2月27日第A05版:让问题隐患“不出圈”
  发布时间:2024-03-25 17:30:29 打印 字号: | |

□本报记者 陈坚
本报通讯员 储慧文 吴丽华
“参会人员始终保持良好秩序,整齐就座,未发现有提前离场、长时间在会场外逗留等情况。”2023年11月24日,在海安法院开展政治轮训专家讲座同时,该院会风会纪督察工作亦在同步进行。当日的会场督察情况,被院审务督察小组在《审务督察工作日志》上记录下来。随到随查随记,已悄然成为每名组员在督察轮值期间的工作习惯。
“坚持业务工作和督察工作同步谋划、同步推进,开展全方位融入式监督,按月编发审务督察通报,通过正式文件的形式,把全面从严治党的强大震慑效能、刚性制度约束、思想教育优势融于一体,以督察工作的良好成效提升全院公正廉洁司法水平。”该院党组书记、院长秦昌东说道。
上下贯通建强“责任圈”
海安法院坚持每月开展审务督察,公开通报全院司法作风突出问题和队伍内部管理等方面的存在问题和风险隐患,以通报曝光的“少数”达到警示教育“大多数”的目的。
“是否存在庭审坐席卡未摆放或摆放错误,当庭换装、烫发染发或披头散发、着装不统一、打瞌睡等不规范问题?”“诉讼服务窗口工作人员是否有玩手机、迟到早退、值班窗口无人值守,安检走过场、态度冷硬横推等现象?”......近年来,该院以开展“作风建设提升年”活动为有力抓手,组织各审务督察小组每月轮值,对庭审、诉讼服务、安检等方面展开督察,当场反馈问题清单,督促相关庭室及时整改销号,视情对部门主要负责同志约谈提醒。“坚持不回避、不遮掩、不袒护,不怕让问题公开‘露脸’。”该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丁培培介绍道。
由领导带队强势推进,既压实压紧院庭长的“一岗双责”,也能将存在问题找准查清,有力推动问题高效解决。该院组建由班子成员挂帅、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审务督察工作网络,细分为七个审务督察小组。建立督察专班人才库,每个小组吸纳原则性强、敢于担当的干警担任监督员加入。根据年初制定的《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责任清单和问题清单》两张“清单”内容,督察小组按时间节点推进督察工作,下沉一线,多方面掌握情况、搜集信息。
当月轮值的审务督察小组梳理好存在问题后,及时汇总到该院机关党委处。作为这项工作的牵头部门,院机关党委在甄别核实的基础上,于当月底前形成一则督察通报,说清说透问题表现、剖析根源、督察建议。经院党组研究审定后发文通报全院,要求被督察对象立行立改、真改实改,让被通报者及时知晓,将督察效果传递到“神经末梢”。
内外联动共营“协作圈”
海安法院强化接受监督意识,勇于开门纳谏,充分发挥各类监督力量在审务督察工作中的作用,使各种制约监督方式有机贯通、优势互补、高效协同,真正形成正风肃纪的合力。
“全院上下真抓实干的韧劲还有待加强,这方面究竟是思想认识问题还是能力作风问题,是执行层面问题还是制度机制问题?”2023年10月16日,基于联合监督检查的情况,院派驻纪检监察组向审务督察小组反馈道。该院发挥派驻纪检监察组的专业优势,善于从政治上精准发现问题,确保问题彻查彻改。
为进一步拓展审务督察途径,该院从落实一案一张《廉政监督卡》制度入手,开展深度溯源,强化日常监督,促进办案人员依法履职。近日,该院收到一张“别样”的《廉政监督卡》,该院当事人在卡片上写道:“近三个月每天的担忧终于打消,收到公平公正的判决,我的担忧和顾虑是多余的......”来自当事人的监督评价,赋予“审务督察”另一番深意。
除此以外,海安法院推行作风建设监督员制度,随着各类督察力量在审判工作中的全面渗透,政治效果、纪法效果和社会效果也随之释放,让更多部门和干警深刻认识到,审务督察既是监督,更是支持和保障。
责任编辑:海安市法院管理员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