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产案件的审理从来不是“一破了之”,更不是“一裁了之”。深化破产府院联动是提升办理破产工作质效的必然之举,也是优化营商环境的有效之策。5月8日,海安法院党组书记、院长秦昌东一行至海安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就辖区内破产企业情况进行深入交流。
第一站:直击现场,才能更了解实况
“纸面上的情况报告远没有现场查看来的直观,破产企业资产现状如何?有没有核心资质?闲置资产怎么盘活?病企还能不能起死回生?这些问题,只有在法院与属地政府看了现场,了解了情况,才会有最佳答案。”在赶往破产企业中苏医药物流集团有限公司的路上,秦昌东院长如是说。
“这边1号楼已经设定了抵押。那三处是无证厂房。这家企业厂房2022年才竣工,厂房很新,建筑面积2万多平方米,目前都是空置状态。”海安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鲁斌在破产企业现场一边拿着图纸,一边指认介绍。
在厂区、办公楼、仓库、店面,破产案件承办法官与高新区工业、项目相关负责同志密切交流,详细了解破产企业的有关情况。
第二站:深入交流,才能更明确方向
“目前债权申报金额初步统计有4亿余元,资产评估大概在1亿元左右。在处置资产方面,我们设想先通过整体拍卖的方式进行处置,如两次流拍,再通过分开拍卖的方式进行资产处置,尽可能使破产企业资产价值最大化。”在查看现场间隙,破产管理人向法院和高新区简要汇报道。
海安法院党组成员、审委会专职委员王永进指出,“起初我们只知晓这家企业的本地债务规模,没曾想外地债务规模这么大,通过破产程序,债权债务终于见底了,管理人要尽快推进破产程序。”
“在招商引资过程中,我们也在不断寻找契合的潜在投资人,把破产企业资产盘活。”高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吉锋表示。
此次深入交流不是法院、高新区、管理人之间一次简单的信息互换,更是一次思想的碰撞和智慧的激荡。通过此次走访,不仅增进了对破产企业的了解,也为提高破产企业重整率寻找到了更多的契合点和突破口。
第三站:双向互动,才能更凝聚合力
带着走现场发现的问题,法院与高新区管委会迅速召开涉高新区破产案件联席会。会上,金融庭庭长高杰逐一介绍了24件在办破产案件企业情况,并与高新区管委会各分管负责同志重点沟通了涉破企业职工安置、信访维稳、土地房产等内容。海安市委常委、高新区党工委书记郝三旺充分肯定本次府院联动区镇行专项活动,并表示会后高新区将对辖区破产企业情况进一步梳理、分类,加大与法院的协调联动。
近年来,海安法院在做优做强破产“府院联动”的品牌上,始终突出源头治理、聚焦矛盾化解,做实联动载体,实现优势互补,确保“府院联动”真正联得上、动的了、效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