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 音 官方微信 新浪微博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法院动态
法医进驻“融和法庭” 道交纠纷化解再提速
  发布时间:2024-07-01 10:22:46 打印 字号: | |

“以前听说道路交通事故打官司很麻烦,又要鉴定,还要举证之类的,没想到我的诉求这么快就能得到处理,感谢法官!”当事人储阿姨握着法官的手激动说道。


2023年年中,储阿姨驾驶电动自行车在回家途中与小杰所驾车辆发生碰撞,致使储阿姨踝关节损伤、肋骨骨折,后经海安市交警大队认定小杰承担本起事故的全部责任。储阿姨的伤情经过治疗得到缓解后,起诉要求小杰赔偿医疗费、护理费、误工费等。

海安法院开发区法庭受案后,考虑到引发诉讼的原因是储阿姨伤后未进行司法鉴定,各方对营养、护理和误工期限争议较大,为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减轻当事人诉累,承办法官马亚男第一时间联系各方当事人,建议可以至融和法庭对接中心,由法院的法医就储阿姨伤情所需的营养期限、误工期限、护理期限出具咨询意见,过程公开透明且免费,十分便利。

“行,你们法院法医的话我是信得过的!”储阿姨随即表示同意。由于被告保险公司代理人无法来到现场,征得三方一致同意后,马亚男组织大家在融和法庭对接中心进行了现场连线。法院法医认真审查了储阿姨提供的门诊病历、CT摄片、诊断报告等材料,耐心与当事人进行了沟通,指导三方对营养期限、误工期限、护理期限进行充分协商,详细阐述了赔偿项目的适用标准,综合考量后就储阿姨伤情所需的营养期限、误工期限、护理期限出具了具体的咨询意见。小杰、保险公司对此意见都表示认可,未提出异议,现场咨询工作顺利完成,为案件后续审理奠定了良好基础。

近年来,海安法院开发区法庭联手立案庭、保险公司共同创建了“源头介入、阳光鉴定、保险参与、诉调结合”的工作模式,形成了集保险理赔、司法鉴定、人民调解、司法确认、立案审判等“一站式”的诉讼服务平台。此次法医进驻“融和法庭”,是开发区法庭深入践行“融和”理念的一次新的尝试,有助于更好解答当事人对司法鉴定中存在的疑问,推动道交纠纷的快速化解。



 
责任编辑:海安法院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