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 音 官方微信 新浪微博
当前位置: 首页 > 法院文化 > 法官风采
看《执行法官》丨坚守公平正义“最后一公里”
  发布时间:2024-07-17 15:13:15 打印 字号: | |


改编自真实案件的热播剧《执行法官》已热映收官,作为今年刚进入执行局的一员新兵,自然也是“追剧大军”中的一员。该剧通过艺术的方式讲述了16个民生案件,展现了执行干警携手共进、攻坚克难的担当,展示了执行干警个人的成长与蜕变。观剧时,我常常会联想到自己工作中的一些故事和场景。

2024年1月,因岗位调整,我来到执行局工作。在快执团队,虽然大多案件不需要处置财产,但也遇到过类似《执行法官》中出现的现场腾空商铺时,被执行人拒不配合的情形。

那是一起需要现场查封被执行人生产设备的案件,当我们赶到被执行人的经营场所时,法定代表人激动地表示:“这是我们公司唯一的生产经营设备,如果将设备查封、拍卖处置了,我们更还不上钱了。”“我们绝对不能同意让法院查封的。”随后,他向我们诉说了当前企业经营的困难,表示得靠这些设备维持经营,才可能渡过难关。

通过全国关联案件检索,我们了解到被执行人名下有多起被执行案件,尚有较多案件因查无可供执行的财产进入“终本”程序。如何才能既保障申请人权益,又能让企业继续生产?我们认为“活封”是一个可行的方案。一方面,我们继续向被执行人释明法理,告知其拒不配合执行工作将产生的法律后果,依法对其生产设备进行查封。另一方面,我们与申请执行人进行了沟通,如直接对被执行人设备进行处置,其实不足以覆盖所欠债务,如选择“放水养鱼”,采取“活封”的形式查封设备,再约定一个分期还款的和解协议,既能让被执行人继续生产经营以偿还债务,自身权益也能有所保障。

最终,经过多番沟通,申请执行人打消疑虑,与被执行人拟定和解方案,被执行人也承诺将按期履行。法院依法对被执行人的设备进行了“活封”。

在执行局工作的这段时间里,我深刻地体会到执行措施既有“刚性”,又有“柔性”。“刚性”是司法公信力的最有力保障,“柔性”则体现出执行工作的温度,这样能更好地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实现“三个效果”的有机统一。相信在未来,我也会更加深入地了解执行工作,更快地完成执行新兵的蜕变,以青年执行干警的朝气和闯劲,为执行工作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切实维护公平正义“最后一公里”。


 
责任编辑:海安法院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