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酬”问题,一头连着民生冷暖,一头连着社会稳定。近日,海安法院通过“支付令先行、司法确认断后”的解纷模式,联合法律援助中心、社会矛盾调处中心等部门,妥善化解了一起群体性劳资纠纷。
自2021年起,刘某、杨某等25名员工在某家居公司从事木工、打磨、打包等多样工作。由于公司经营不善,逐渐陷入困境,自2022年开始,便拖欠起工人工资。截至2024年11月,共拖欠25名工人的血汗钱54万余元。工人们多次讨要无果,双方产生纠纷。
无奈之下,刘某、杨某二人选择向海安法院申请支付令,希望获得维护自身权益的“利剑”。海安法院立案庭经审查,发现双方权利义务关系清晰明了,无其他法律关系,遂依法向该家居公司发出支付令。该公司签收后,未提出任何异议,支付令由此生效。
![](https://img.chinacourt.org/ptr/original/479/6257479.jpg?imgid=6257479)
个案的解决只是第一步,为实现以个案示范带动批量案件高效化解,彻底解决该家居公司拖欠工资问题,及时消除群体性纠纷隐患,海安法院立案庭与法律援助中心联动,为20几名工人们提供法律援助、法律咨询。案件分流至社会矛盾纠纷调处中心后,调解员以此前发出的支付令为突破口,与家居公司的委托代理人进行深入沟通,讲明欠薪和群体性事件的法律后果,努力为双方找到最优的调解方案。最终,双方确定分期支付的方案。随后,双方当事人在调解员的指导下向法院申请司法确认,海安法院立案庭第一时间对达成的协议进行了审查,并制发了司法确认裁定书,给工人们加上一层法律保障。
民生无小事,海安法院立案庭在处理个案中发现群体性纠纷线索,及时与多部门联动,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不仅减轻了当事人的诉累,也提高了司法效率,实现了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海安法院将持续完善一站式解纷路径,为群众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司法服务,进一步提高群众的司法获得感和满意度。